招标文件中不得无理由地包含对某一特定潜在投标人有利的技术要求。
在编制招标文件技术要求时,设备采购方只能提出性能、品质和控制性尺寸方面的要求,而不能提出具体的式样、外观要求。招标文件中应避免使用某一特定产品或生产企业的名称、商标、目录号、分类号、专利、设计等相关内容,并且不得要求或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也不得含有倾向或排斥潜在制造商、供应商的内容。
在编制技术要求时,对商标、制造商名称和产地的使用应慎重。如果不引用这些名称或式样不足以说明买方的技术要求,必须加上"与某某同等"的字样。
开标时,投标人或其代表应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公证机构进行检查并公证。确认无误后,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并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和投标文件的其他主要内容。所有在截止时间前收到的投标文件都应当当众拆封、宣读,并记录存档。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相关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专家应当具有相关领域工作满八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由招标人从专家名册或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内确定。
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评标报告和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评标过程应当严格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说明,但澄清或说明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企业在物流招标中常见的误区,包括设定过于苛刻的招标条件、频繁招标以及唯价格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吸引优秀物流商,损害自身声誉,甚至滋生腐败。企业与物流商是利益共同体,应给物流商一个宽松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最终增强企业
违规转让中标项目的责任及相关法律规定。中标人如将中标项目转包或分包,将受到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同时,也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关于评标委员会的权力、义务及中标人的投标要求等内容,包括评标标准、程序、保密义务
工程风险及其分析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不能完全担保及转移所有风险,建设工程风险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及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类风险的来源和特点,并强调了项目管理人员对风险进行
招标人是否可以拒收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招标人应当拒收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不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招标文件的组成和招标书写作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