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准。即使只签订了上班工时协议而未签订劳动合同,该协议仍然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同时,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而劳动者也应当如实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一系列条款,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除了上述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且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然而,在实践中,仍有不少企业与其职工建立劳动关系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事实劳动关系”。
从劳动法原理上分析,劳动争议是否受理,取决于争议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以及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范围,而不是关注这种关系是否合乎法定形式。尽管事实劳动关系存在建立形式上的缺陷,但仍然被视为劳动关系,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因此,事实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向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诉,相关机构应予受理。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不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均应受理。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结合各种灵活多变的用工形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劳动报酬的金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进行平等协商,约定一种对双方都更切实可行的劳动报酬制度。
同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还需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主要包括:
总之,用人单位在支付劳动报酬时需要遵循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借款合同错误的解决方法。当借款合同存在错误时,可以通过修改合同或签订补充协议来更正。如果一方拒绝修改,受损方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合同。此外,文章还涉及补写借条的法律效力,注明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为两年,事后补写的借条需清楚写明内容且不应与实际借款相
婚前协议书的定义、作用及法律效力。婚前协议书是夫妻结婚前就一系列事项签订的协议书,内容需在符合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签署后应保留正本并公证,但协议没有直接强制执行力。虽然婚前协议书能提供基本保障,但更重要的是双方共同努力经营婚姻生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文中详细介绍了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风险点,如未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将会面临的法律后果。合同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合同期限包括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需遵循试用期相关的
未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是否可以申请补偿金的问题。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辞职时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需支付二倍工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包括检查企业是否合法注册、确保劳动者与企业地位平等、使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