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税是指个人和企业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时需要缴纳的税赋。该税项仅在县城以上城市征收,因此也被称为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为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实际占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税款的计算依据是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税额标准根据城市的规模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税额范围为每平方米0.6元至30元。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并分期缴纳。
城镇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对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施工企业,它们是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
如果土地使用权人不在土地所在地,那么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负责缴纳土地使用税。对于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情况,由实际使用人负责纳税。对于土地使用权共有的情况,各共有方需分别缴纳税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的规定,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缴土地使用税。这一规定适用于从事种植、养殖、饲养等农业专业用地,但不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场和生活用地。
畜牧业养殖用地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在规划畜禽养殖用地时,应充分利用闲杂地、废弃矿山、疏林地、荒地、荒滩等,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畜牧专业合作社应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进行农业用地管理。如果需要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则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和规划建设等审批手续。
未经审批,在养殖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的行为被视为违法用地,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限期无条件拆除。
当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的使用权期满,且需要恢复为原用途时,应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进行恢复。
土地抵押登记的流程,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地价评估与合同签订,抵押登记申请及审查过程,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和变更登记等环节。其中,针对不同取得方式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详细阐述了地价评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介绍了申请抵押登记所需提交
土地使用租赁合同的签订及相关内容。合同明确了出租方和承租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及违约责任等。承租方需合法经营,不得擅自转租或改变土地状况。合同还规定了费用承担、合同解除条件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土地抵押后的买卖问题,包括抵押期间转让抵押物的规定和注意事项。根据《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规定,抵押人需征得抵押权人同意才能转让抵押财产,转让时需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该物已抵押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土地抵押登记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包括委托评估机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