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被认定为工伤后,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并影响劳动能力,就需要由用人单位、工伤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而对于职业病人员的劳动能力鉴定,则需要向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提出申请。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等待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工伤伤残鉴定需要经历以下步骤:
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鉴定者需要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以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鉴定者可以在每周一、二、三、五前来做鉴定。
鉴定办会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进行确认,并要求交纳200元的鉴定费。如果材料不全,鉴定办会拒绝接受委托诊断,并要求重新提交完整材料后再进行鉴定。
鉴定办会定期召开鉴定会议,做出伤残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单位劳资人员可以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当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可以享受以下工伤保险待遇:
包括工伤治疗及相关补助待遇,康复性治疗待遇,以及辅助器具的安装和配置待遇等。
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时,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如果生活不能自理,还可以享受护理待遇。
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工伤职工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及生活护理费等。
当职工因工死亡时,其直系亲属可以按规定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述待遇充分体现了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相结合,以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的要求。
法医鉴定的时机和申请流程。对于伤残鉴定,建议在伤后三个月进行,对于可能构成重伤的情况也需要在伤后三个月再次鉴定。轻微伤则建议在伤后立即鉴定。申请流程包括及时报案、就医、保全固定损伤情况并及时进行法医鉴定。鉴定结果会影响立案和诉讼。需要注意的是,法医鉴
工伤伤残鉴定的费用及所需申请材料。申请鉴定需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有效身份证明等。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包括初次鉴定、重新鉴定和复查鉴定的费用。如果购买了工伤保险,费用由保险基金支付。若初次鉴定的申请由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出,费用需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规定。用人单位需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发生的工伤待遇及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在限定时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此外,还
打架派出所案件的结案时间规定。根据公安部125号令,结案期限一般为30日,复杂情况可延长30日。鉴定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如因被处理人逃跑等客观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公安机关会继续调查取证,并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