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的委托应遵循“属地为主、由下到上、逐级委托”的原则。委托单位的办案人应携带“伤情鉴定委托书”、医院诊治及案件相关材料,与被鉴定人一同前往当地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进行首次伤情鉴定。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应根据被鉴定人当时的伤情和办案人提供的医院诊治及案件相关材料,参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人身伤情鉴定标准,及时做出受理、补充材料后受理或不能受理的决定,并将理由以书面回执形式告知委托单位的办案人。
在做出受理决定后,鉴定人应详细填写“受理案件登记表”,仔细核对委托单位提供的各种材料的数量和状况。进行法医学检查、摄录像等检验工作,并对直接影响鉴定结论的各种材料进行备份存档。
具备即时进行伤情鉴定条件的,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在受委托之日起3日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对伤情比较复杂,不具备即时进行鉴定条件的,应在受委托之日起7日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对影响组织、器官功能或者伤情复杂,一时难以进行鉴定的,应待伤情稳定后及时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
办案人应及时领取鉴定文书和所提供的医院诊治及案件相关材料,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
办案人和案件当事人在接到首次鉴定的“鉴定结论通知书”后15日内,可提出补充鉴定的书面申请。补充鉴定需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并由原鉴定人进行。
办案人和案件当事人在接到首次或补充鉴定的“鉴定结论通知书”后15日内,可提出重新鉴定的书面申请。重新鉴定需经县以上公安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并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致人重伤,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另外,根据其他法律的规定执行。
根据《刑法》第二章的规定,对于某些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具体情况包括: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但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则不适用此程序。
如果双方当事人和解,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对于轻伤赔偿,首先要进行鉴定,看是否构成残疾。如果尚未造成残疾,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医疗费一般包括医药费、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如果造成残疾,除了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全部费用外,还应当赔偿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自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以及残疾者致残前实际抚养而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
医药治疗费的赔偿,一般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必要时,可以委托法医进行鉴定。
法医鉴定的时机和申请流程。对于伤残鉴定,建议在伤后三个月进行,对于可能构成重伤的情况也需要在伤后三个月再次鉴定。轻微伤则建议在伤后立即鉴定。申请流程包括及时报案、就医、保全固定损伤情况并及时进行法医鉴定。鉴定结果会影响立案和诉讼。需要注意的是,法医鉴
工伤伤残鉴定的费用及所需申请材料。申请鉴定需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有效身份证明等。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包括初次鉴定、重新鉴定和复查鉴定的费用。如果购买了工伤保险,费用由保险基金支付。若初次鉴定的申请由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出,费用需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规定。用人单位需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发生的工伤待遇及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在限定时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此外,还
打架派出所案件的结案时间规定。根据公安部125号令,结案期限一般为30日,复杂情况可延长30日。鉴定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如因被处理人逃跑等客观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公安机关会继续调查取证,并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