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之后怎么执行
时间:2025-02-19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民事诉讼经过一审判决后,有些人胜诉了,法院也依法做出了判决,在这时候胜诉方就希望败诉方能够尽快按照判决书的内容来执行。他们对于具体的执行内容也很好奇,那么,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之后怎么执行?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的执行程序
一、判决、裁定的执行主体
根据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第一审法院执行。而调解书、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以及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则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执行。
二、强制执行措施
执行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执行措施:
- 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 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 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 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
- 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或票证;
- 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强制退出土地;
- 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 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 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及迟延履行金;
- 其他措施。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确保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一审判决执行期间的上诉
一审判决进入执行期后,当事人不可以再次上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然而,如果案件已经进入执行阶段,说明原一审判决已经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不得再次上诉,但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9条和第205条的规定,向法院申请再审。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和调解书,当事人是不得申请再审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同时,不会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一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再审。这些情形包括: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 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但对于符合特定情形的申请,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终审判决结果是否会告知一审法院?
关于终审判决结果是否会告知一审法院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后并没有明确规定要告知一审法院,只会告知案件的当事人。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当事人适格的相关内容,包括与诉讼权利能力的区别以及与纯粹形式上的当事人的不同
-
宣判后多久收到判决书?
宣判后收到判决书的时间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庭宣判的案件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则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一审、二审及不同案件类型而异。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判决生效后的探监程序,包括探监时间条件和家
-
交通事故民事诉讼流程
交通事故民事诉讼的流程。当事人提起诉讼后,法院将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之后,法院会进行审理前准备,并通知诉讼参与人开庭。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可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据等。法庭还会进行辩论,并最终作出判决。如有可能,法庭会进行调解。整个一审程序应
-
民事案件的一审终审判决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审终审判决的范围,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死亡案件等。同时,也阐述了民事案件再审当事人的申请条件,如违反法定程序、新证据出现等情况下可提出再审申请。
-
民事诉讼一审程序
-
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
-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