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简易程序 > 简易程序是否应扩大适用范围

简易程序是否应扩大适用范围

时间:2023-12-17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3809
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是合理配置审判资源的必然要求。《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只适用于三种情形,而一些案情简单,被告人也对起诉没有异议,但对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的案件(例如被告人实施抢劫、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盗窃数额巨大等类型的案件)均无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必须适用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检察机关也必须派人出庭支持公诉,这势必导致审判资源的重大浪费。如果将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扩大,对于上述类型的案件,就能直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从而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降低诉讼成本。曾经有学者研究得出,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件占收案总数的55%至56%时,是体现适用简易程序经济性的最佳值,但由于受到适用简易程序范围的限制,要达到这个数值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才能使简易程序的特效更好地发挥出来。

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出现了人、财、物的大流动,刑事案件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与此同时,案件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出现了案件“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提高刑事审判的效率,有必要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公正与效率的追求

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强调了“公正与效率”作为21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各级人民法院都将追求公正与效率作为工作的中心。为了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以及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有助于实现“繁、简分流”,集中力量审理重大、疑难案件。

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

当前我国审判力量相对不足,案多人少的问题突出。虽然一些基层法院已经实行了“普通程序简易审”,但仅仅适用于事实清楚、案情简单、证据充分且被告人认罪的案件,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需要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深化刑事审判改革,适当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的建议

针对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案多人少的实际情况,以及刑诉法对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严格限制,可以考虑适当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不仅仅按照刑期来确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而是应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

修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

建议修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一)项,将适用简易程序的刑期条件适当增加。建议修改为:“对依法可能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无异议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通过对适用简易程序的刑期条件的适当增加,可以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大幅度提高刑事审判的效率和当庭宣判率,缩短办案周期。同时,也有利于调动法官庭审的积极性,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庭审上,真正实现开庭审理。这对提高法官的思维能力和当庭质证能力非常有利,以实现人民法院“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和特点。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审结,具有起诉方式简便、受理程序简便、传唤方式简便、审判组织简便、庭审程序简便、审限短和重视调解等特点。

  • 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

    关于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民事、行政案件的通知当事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电话通知和传票送达等,但通知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开庭或调解,

  • 小额诉讼程序的当事人同意问题

    小额诉讼程序的当事人同意问题。人民法院审理小额诉讼案件时,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当事人的同意并非必要条件。文章还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案件适用范围和标的额限制等,涉及离婚案件、债务案件、继承案件等均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 交通事故简易程序的法律适用

    交通事故简易程序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介绍了事故现场处理程序和自行撤离现场后的协商赔偿程序,包括交通警察在事故现场需要记录的信息以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文章还涉及了交通事故简易程序签字后的起诉问题,包括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时的处理方式

  • 争取抚养权案件审理时间及延长规定
  • 交通肇事罪检察院到法院审理时长
  •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