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无论涉及民事、行政还是刑事案件,都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即使当事人的再审申请被法院驳回,他们仍然可以直接向检察机关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在刑事案件方面,当事人不仅可以在再审申请被法院驳回后,而且可以直接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这是因为法律在检察机关对生效裁判提起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方面,并没有规定期限或先向法院申请再审的限制。此外,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是检察机关发现错误裁判的重要途径之一,申诉材料也是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或检察建议的来源之一。
在民事案件方面,根据新民诉法第209条的规定,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三)再审判决、裁定存在明显错误。
这一规定赋予了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的权利,并将向法院申请再审作为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的前置程序。如果再审申请被法院驳回,显然符合第一种情况,因此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至于行政案件方面,情况与民事案件类似,可以在再审申请被法院驳回后转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的两年内提出。对于已经生效的行政赔偿调解书,当事人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两年内申请再审。
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第一审行政案件的上诉期限为两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
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或执行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立案;收到自诉人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的,应在十五日内立案。改变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应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的三日内立案。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案卷材料后的五日内立案。发回重审或指令再审的案件,应在收到发回重审或指令再审裁定及案卷材料后的次日内立案。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在作出提审、再审裁定的次日立案。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提审犯人及后续程序问题。在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交给检察机关审查,期间涉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非法证据审查及补充侦查等环节。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两次。若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非军人对军人、非军人对文职干部、军人和军人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及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的管辖均有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人的情况还需考虑其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管辖。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抗诉等法律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包括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申请回避的途径。当事人若发现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可依法申请其回避。
再审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目的是纠正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再审与重审有以下区别:再审是针对已经生效的案件,重审是针对尚未生效的案件;再审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或本院院长提出,重审是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