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回转案件中,权利人通常要求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2条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照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规定的期限履行金钱义务,应当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并且要加倍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或迟延履行金的计算方法。根据该意见的规定,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或迟延履行金应当从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满的次日开始计算。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在按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算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
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是一种特定的惩罚性措施,旨在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虽然执行法院直接确定迟延履行债务利息,但它仍然属于民事补偿手段,并且其基础是根据申请执行人的损失和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来计算。
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具有一定的惩罚性质,但它本身并不是强制措施。被执行人支付的迟延金应当支付给申请执行人,而不是上缴国家财政。
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时履行再审判决书中确定的金钱给付义务,作为一种惩罚和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手段,被执行人应当向申请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执行回转是指在执行完毕后,根据法定程序撤销原执行,将现得财产全部退还给原被执行人,恢复执行程序开始前的财产状况。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4条的规定,依据错误执行根据取得财产的一方应当返还财产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
执行回转的目的在于保护原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本质上仍然属于特殊情况下的执行,所采取的执行措施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措施,执行根据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新的生效法律文书。
执行回转中,当事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所享有的权利义务也发生了变化。原被执行人在执行回转中成为申请执行人,原申请执行人则成为被执行人。
在原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人享受权利,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在执行回转中,原被执行人享受权利,原申请执行人履行义务。
协议离婚后男方不履行抚养费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可以通过一审法院进行教育和警告;若前夫仍不履行,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提取工资、查封财产等方式来强制履行抚养义务。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费用问题以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和范围。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需按规定缴纳费用,如确有困难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如原告人符合条件、被告人明确等。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导致的物
合同无效的执行程序。当合同被判定为无效时,如果涉及财产内容,法院有权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如房产。但如果仅判决借款合同无效,由于没有实际可执行的财产内容,债权人无法申请强制执行。债权人应在起诉时同时要求返还借款,否则只能另行起诉。根据《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