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高院的再审申请书后,作为被申请人,应当积极应诉,即及时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
被申请人应当在应诉过程中明确指出,原案的判决结果对申请再审的对方不利,而对被申请人有利。被申请人还应提交相关证据,以证明原案判决的正确性和无误性。
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对原判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确有错误,是否需要进入再审程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申请再审的当事人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后的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给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后的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即使对方当事人不提交书面意见,也不会影响人民法院的审查。此外,人民法院还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相关材料,并进行询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后的三个月内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将裁定进入再审程序;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将裁定驳回申请。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查期限,需要由本院院长批准。对于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法院审理的再审申请案件,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的再审案件可以由本院或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回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符合条件的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后的五日内向再审申请人发送受理通知书,并向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发送应诉通知书、再审申请书副本等材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再审案件后,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当事人主张的再审事由进行审查。
一份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包括申请人和申请事项等详细内容。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之间的区别,包括法律性质、适用对象、法律依据、适用目的、适用机关和羁押期间等方面的不同。
一审终审和二审终审之间的差异。一审终审的判决结果不可上诉但可申请再审,而二审终审则允许当事人对一审判决结果提起上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一审终审和二审终审的规定,包括适用的案件类型、审理程序和证据审查等。
再审程序及其相关时效。当事人认为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存在错误,可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的六个月内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再审可由本院、最高法院等机构提出,当事人申请时需提交相关材料,法院审查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对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或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如何启动民事再审程序,包括四种启动方式:本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提审或指令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再审。同时,也介绍了民事再审第一审程序开庭的预备和开庭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