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股东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况下,公司是不能够自行注销的。只有在执行法院作出判决后,才能够进行注销。此外,失信被执行人还将面临一系列限制,包括限制高消费和限制出境等。
《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
1.设立金融类公司限制:将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作为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参股、收购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批的审慎性参考。此外,还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责任单位:区金融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发行债券限制: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公开发行企业债券。(责任单位:区发改委)
3.股权激励限制:对于失信被执行人为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情况,协助中止其股权激励计划,并协助人民法院扣留提取股权激励份额;对于失信被执行人为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象的情况,协助终止其行权资格,并协助人民法院扣留、提取股权激励份额。(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区财政局)
4.设立社会组织限制:将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作为发起设立社会组织审批登记的参考,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发起设立社会组织。(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5.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或主要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限制:相关部门将主动向人民法院提供政府采购项目信息;依法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作为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依法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或主要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住建委)
欠债多少会导致房产被查封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房产查封需要债权人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请求,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欠债金额标准。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时,法院有权扣留其收入,但保留生活必需费用。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会发出裁定和协助
失信执行人被列入黑名单后所面临的后果。失信被执行人将受到强制执行还款措施的限制,并被限制高消费,包括乘坐高档交通工具、在高档场所消费、购买不动产和车辆等。这些限制措施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同时,执行法院会审查
被执行人经营活动中的高消费限制。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多项消费限制,包括交通工具、场所消费、房产和办公场所、旅游度假、子女教育、保险理财以及动车组列车座位等方面的限制。这些限制旨在确保执行程序的顺利进行。
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规定及法律规定。被执行人如未履行法律义务并符合一定情形,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受到信用惩戒,包括消费限制。文章还介绍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通报方式,并提供了撤销失信被执行人申请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