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 > 法律对判决执行期限的规定

法律对判决执行期限的规定

时间:2023-10-11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6352

法律对判决执行期限的规定

申请执行期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对于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和中断,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法律规定。

期限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前款规定的期限计算方式,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开始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那么期限计算从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开始。而对于没有规定履行期限的法律文书,期限计算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开始。

执行中止和恢复

因此,当事人在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后的两年内应当申请执行。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通常会采取中止执行的措施,待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再恢复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对于销售未遂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构成违法行为则采取相应措施。行政处罚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权利、听取陈述等步骤。执行行政处罚时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停止执行等原则,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处罚决定得到履行。

  •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执行董事可以是公司的股东或员工等,其资格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执行董事与总经理的产生方式、职权及作用不同。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如果没有设立董事会,可以设立一名执行董事代替。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企业战略发展,而总经理则

  •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当事人可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申请诉讼保全,并需明确选择财产保全措施。执行前保全指在法律文书生效和执行前采取的保全措施,债权人需及时申请。对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有明确规定,包括异议期和异议处理。法院在保全措施中需防范被执行人与第三

  • 拘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条件和限制

    我国民事诉讼中拘留措施的适用条件和限制。适用条件包括伪造证据、妨碍审理、暴力威胁等。限制条件包括不得在起诉前拘留债务人,必须等待判决生效且债务人不履行义务等。拘留期限应在十五日以下,被拘留人应由公安机关看管。若当事人无力执行法律文书,则不得适用拘留措

  • 一、房屋权属判决的执行程序
  • 执行庭案件审批的时限
  • 强制执行期限多长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