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人身保险合同 >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亮点解读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亮点解读

时间:2024-10-08 浏览:5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0
保险销售行业的不规范,让保险人在唯利是图的道路上无所不用其极,保险业务员连蒙带骗,忽悠套路层出不穷,很多人拿到保险合同后都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一份保险,就被牵着鼻子走,直到发现自己既无法贷款钱也拿不出来才追悔莫及。实际上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保险业务员有绝对的义务跟保险购买人详尽解释免责条款,任何违反保监会条例的行为都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投诉和维权。以下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去帮助。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

第五条 电话销售业务

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在进行电话销售业务时,应进行全程录音并备份存档,不得规避电话销售系统向投保人销售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在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时,应遵守中国保监会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的相关规定,并进行可回溯管理。

第六条 销售保险产品的记录

除电话销售业务和互联网保险业务之外,人身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在获得投保人同意后,通过现场同步录音录像的方式对销售过程关键环节进行记录:

(一) 通过保险兼业代理机构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包括利用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营业场所内的自助终端等设备进行销售。若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有其他规定,应遵守其规定。

(二) 通过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以外的其他销售渠道,销售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或向60周岁(含)以上年龄的投保人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

第七条 现场同步录音录像的内容

在实施现场同步录音录像的过程中,录制内容至少应包含以下销售过程关键环节:

(一)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出示有效身份证明。

(二)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出示投保提示书、产品条款和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书面说明。

(三)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向投保人履行明确说明义务,告知投保人所购买产品为保险产品,以及承保保险机构的名称、保险责任、缴费方式、缴费金额、缴费期间、保险期间和犹豫期后退保损失风险等。

对于销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应说明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对于销售健康保险产品,应说明保险合同观察期的起算时间及对投保人权益的影响、合同指定医疗机构、续保条件和医疗费用补偿原则等。

(四) 投保人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说明告知内容作出明确肯定答复。

(五) 投保人签署投保单、投保提示书、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书面说明等相关文件。

对于销售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产品,录制内容应包括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保险合同并认可合同内容;对于销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的情况,还应包括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出示产品说明书、投保人抄录投保单风险提示语句等。

第八条 现场同步录音录像要求

保险销售行为的现场同步录音录像应符合相关业务规范要求,录制的视听资料应真实、完整、连续,能够清晰辨识人员面部特征、交谈内容以及相关证件、文件和签名。录制后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剪辑。

第九条 录音录像资料反馈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非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应在录音录像完成后将录制的视听资料和其他业务档案一并反馈至承保保险公司。

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应在录音录像完成后将新单业务录制成功的信息和其他业务档案一并反馈至承保保险公司。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合同变更的法律规定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 特定式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 保险公司的定义和分类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

  • 外资保险公司超出业务范围尚不构成犯罪如何处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外资保险公司超出业务范围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保险费,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相应罚款。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

  • 可以取消外资保险公司高管终身在中国任职资格的情形
  • 外资保险公司可以依法经营分出保险业务吗
  • 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有哪些形式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