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生原为某单位职工,享受免费供暖的待遇。后来,马*生离开了单位,遂与单位就供暖达成协议。协议约定,单位按照供暖标准供暖,马*生交付供暖费若干。2003年,由于单位供暖有时候达不到政府规定的标准,经双方协商,减收部分供暖费。2004年,单位的供暖还是与往年一样,时好时坏,马*生遂拒绝交付供暖费。2004年供暖期过了以后,单位将马*生诉至法院,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供暖费。在庭审中,由于双方皆未保留2003年供暖期内马*生家中的温度情况,对供暖是否达到标准应由谁举证产生争议。
根据《民事诉讼卦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举证不能甚至败诉的后果。那么,在本案中,对供暖是否达到标准的举证责任究竟应由谁负担呢?
根据《合同法》第184条的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据此,当事人在供暖合同中应对供暖的方式、质量、时间等作出约定。可见,供暖人依约履行供暖合同包括按照约定的方式、质量和时间等提供供暖服务,否则应负违约责任。故对马*生“单位所称履行供暖义务应包括提供暖气和供暖达到约定标准”的主张,应予支持。
然而,在单位按照协议供暖的时候,马*生作为用暖人,负有接受履行的协助义务。对于单位供暖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应在一定期间内提出异议,并保留证据材料以证明供暖尚未达到约定温度的事实。对于温度测量,用暖人既可以与供暖人协商,由供暖人测量供暖期间室内温度,也可以自行委托测量单位进行测量,并予以公证,以保留证据材料。若供暖确实未达到约定标准,则该项费用支出,系供暖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而给用暖人造成的损失,应由供暖人承担赔偿责任。用暖人未在供暖期间提出异议或保留相应证据材料,应认为供暖人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供暖义务,用暖人不得在供暖期结束后再行主张供暖人供暖未达到约定的质量。
根据《合同法》第157条和第158条第1款的规定,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应当及时检验。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买受人怠于通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在买受人收到标的物后,应当履行检验义务,并在约定或者法定期间内将标的物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这里的通知,应包括检验后标的物不符合约定标准的证据材料,否则,无以说明标的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对于用暖人的接受履行的义务而言,用暖人欲主张供暖人供暖不符合约定标准,亦应在一定期间内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予以证明,否则,应视为供暖人的供暖符合约定。本案中,在供暖期结束后,马*生若未能举证证明单位供暖不符合约定质量标准,应负举证不能的责任。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处理相邻关系纠纷的原则。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应兼顾各方利益,遵循互谅互让、互助团结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同时考虑有效合理地使用财产、方便生产和生活的利益,公平合理是处理相邻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纠纷解决不当导致的财产和人身损害,应追究相应责任。
一起洗浴中心责任纠纷案件。夏*峰在洗浴中心洗浴时突发状况身亡,其父母认为洗浴中心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起诉。法院认定洗浴中心应承担次要责任,判决其赔偿相关费用和精神损害赔偿金。同时,夏*峰自身也应承担主要责任。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