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有哪些举措

时间:2023-11-28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385
我国不断完善司法制度,进行了一些列改革,推进法院人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那么司法改革有哪些举措呢?法官员额制改革,增设巡回法庭,法院立案登记制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新司法改革数据分析

一、法官员额制改革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全市法院主要办案部门的法官人数增加了7.6%。而吉林试点法院的一线办案人员数量也增加了7.5%。在湖北试点法院中,超过90%的入额法官具有超过5年的办案经验。

二、巡回法庭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第二巡回法庭共收案1774件,审结1653件。主审法官人均结案数量约为70件。

三、立案登记制

立案登记制于2015年5月1日开始实施。去年5月至12月,全国法院共登记立案994.4万件,同比增长29.54%。当场登记立案率达到95%。

四、庭审实质化

在庭审过程中,法院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和疑罪从无原则。据统计,2015年各级法院共依法宣告1039名被告人无罪。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国212个试点基层人民法院共审结刑事案件31086件,涉及32188人,当庭宣判率达到95.9%,被告人上诉率仅为2.13%。

五、司法救助

2015年,司法救助资金总额达到29.49亿元。同时,减免的诉讼费金额为2.55亿元。

六、人民陪审员制度

去年,全国50个法院试点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新增选任的人民陪审员数量超过7800人,参审案件数量超过3.5万件。其中,参加5人以上大合议庭审理的案件数量近100件。

七、惩戒"老赖"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308万名被执行人被纳入"黑名单",累计拦截了357.7万人次购买飞机票,以及59.88万人次购买列车软卧、高铁和动车一等座以上车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合同引发的民事纠纷可以选择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或借贷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公民或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当涉及多个被告时,各个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同时,也提到了

  • 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及判决程序

    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及判决程序。刑事案件一般只开庭一次,以提高审判效率,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宣判方式包括当庭宣告和定期宣告,宣判时间有明确法律规定。另外,刑事案件涉及国家刑事司法机关的主动介入,与民事案件的不告不理原则有所区别。

  • 赃款已经花没了怎么办,如何追缴

    赃款已经花完时如何进行追缴的问题。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需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对于已经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需妥善保管并随案移送。判决生效后的赃款赃物除返还被害人外,一律上缴国库。司法工作人员如贪污、挪用或私自

  • 口头买卖合同管辖权的确定

    口头买卖合同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文章讨论了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的重要性,并根据口头买卖合同的履行地是否明确约定,确定了管辖法院。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实际履行中变更约定的处理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在涉及合同纠纷时,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此外

  • 管辖异议裁定的时间限制
  • 审判监督程序的申诉与条件
  • 涉外刑事辩护需要经过哪些审理程序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