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撤诉后还能再起诉吗
时间:2023-11-14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那么,原告撤诉之后是否还能再起诉呢?再次起诉的话,法院会不会不予受理?我国民事诉讼法是怎么规定的呢?下文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遗产纠纷案件中的撤诉与再起诉
撤诉的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原告在诉讼过程中可以自行申请撤诉。一旦法院准许原告的撤诉请求,案件将被终结,法院不再进行审理。
再起诉的法律规定
根据同一解释规定,原告在撤诉后,如果对于同一诉讼请求再次提起诉讼,法院应予受理。然而,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原告在六个月内再次起诉,而且没有新情况或新理由,法院将不予受理。这一规定参照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的规定。
特殊情况下的撤诉限制
然而,同一解释还规定,如果当事人在申请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案件中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此外,如果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法院也可以不予准许撤诉。
撤诉与再起诉的权利
原告在遗产纠纷案件中撤诉后,是否有权再次起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原告可以自行申请撤诉,并且法院应予受理。然而,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原告在六个月内再次起诉且没有新情况或新理由,法院将不予受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在申请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案件中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此外,如果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法院也可以不予准许撤诉。因此,在撤诉后再次起诉要考虑以上法律规定的限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调解书与离婚书的关系
民事调解书与离婚书的关系。民事调解书是解除夫妻关系的协议书,生效后即意味着离婚,与法院判决书和民政局离婚证有同等效力。民事调解书的制作和效力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离婚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答辩和开庭审理阶段。
-
刑事公诉案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殊性。对比了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刑事公诉案件的流程,包括立案、侦查、拘留、逮捕、审查起诉等阶段。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刑事诉讼案件的时效对于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中的重要
-
我国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
中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并强调形式审查的重要性。为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满足形式要件的案件应予以立案,同时废除不合法律的立案“土政策”。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的当事人,提供救济和帮助。面对可能的案件增量,通过制裁违
-
深圳宝安区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
深圳市宝安区针对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通过法院、劳动监察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资源整合,建立多方联动调节机制,并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和培训,以提高调解成功率。试点以来,宝安区劳动争议联调工作室取得了显著成效,法院也支持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终局性。
-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
-
起诉书委托代理人办理的法律依据
-
欠债不还法院怎么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