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撤诉后还能再起诉吗
时间:2023-11-14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那么,原告撤诉之后是否还能再起诉呢?再次起诉的话,法院会不会不予受理?我国民事诉讼法是怎么规定的呢?下文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遗产纠纷案件中的撤诉与再起诉
撤诉的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原告在诉讼过程中可以自行申请撤诉。一旦法院准许原告的撤诉请求,案件将被终结,法院不再进行审理。
再起诉的法律规定
根据同一解释规定,原告在撤诉后,如果对于同一诉讼请求再次提起诉讼,法院应予受理。然而,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原告在六个月内再次起诉,而且没有新情况或新理由,法院将不予受理。这一规定参照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的规定。
特殊情况下的撤诉限制
然而,同一解释还规定,如果当事人在申请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案件中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此外,如果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法院也可以不予准许撤诉。
撤诉与再起诉的权利
原告在遗产纠纷案件中撤诉后,是否有权再次起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原告可以自行申请撤诉,并且法院应予受理。然而,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原告在六个月内再次起诉且没有新情况或新理由,法院将不予受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在申请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案件中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此外,如果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法院也可以不予准许撤诉。因此,在撤诉后再次起诉要考虑以上法律规定的限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规定
我国法律中对于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一般情况和特别情况,并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审理期限和上诉程序的具体时间限制,包括普通程序案件、简易程序案件以及对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上
-
申请再审没有新证据会如何处理
再审申请中证据的相关问题。包括新证据的定义、提供的时限、不采纳非新证据的处理、逾期提供证据的处理、再审申请中的新证据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理由成立的情形。强调了新证据的重要性和规定,以及不同情况下证据的处理方式和后果。
-
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规定的原因
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规定的原因和特点。知识产权案件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和专业性等特点,需要由专业性强的审判组织处理。我国民事诉讼法将案件性质、繁简程度、影响范围作为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应由级别较高的法院管辖。同时,侵犯知识
-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对事的适用范围、对空间的适用范围以及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的个人,无论其国籍、民族或种族如何。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哪些案件的审理、发生在哪些地方的民
-
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效力
-
商鞅的法律改革与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