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集体诉讼集体仲裁

时间:2023-10-04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434
什么是集体诉讼集体仲裁

集体诉讼和集体仲裁的特征

集体诉讼的特征

集体诉讼,也称为集团诉讼或群体诉讼,最早起源于英国,是一种适用于涉及大量当事人的诉讼方式。一般来说,当事人数量必须超过十人才能被认定为集体案件。集体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方式,并不在传统民事诉讼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包括集体民事诉讼和集体行政诉讼,例如集体侵权诉讼、集体经济合同诉讼和集体拆迁诉讼等。

集体仲裁的特征

如果涉及大量当事人的案件需要进行仲裁,那么这种案件就属于集体仲裁。集体仲裁包括集体劳动仲裁、集体人事仲裁和集体经济合同案件仲裁等。

集体诉讼和集体仲裁的共同特征

集体诉讼和集体仲裁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 群体性

集体案件至少涉及十人(或其他主体),否则无法被视为集体案件。

2. 群体间的联系

尽管在集体案件中,每个个体都是独立提起诉讼或仲裁,但通常情况下,每个个体都意识到自己单独提起诉讼或仲裁的影响微小、力量薄弱、信息闭塞和成本高昂。因此,每个个体都希望借助群体的影响力、力量、信息和资金等优势,以获得对自己最有利的案件进展和最期望的结果。基于这种想法,每个人都会积极参与集体,并与集体保持密切联系。随着集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体的信心也会增强,这正是集体案件中个体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3. 集体意志的薄弱性

每个集体成员实际上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是因为涉及相同的案件和利益关系才联合在一起。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选择,每个个体都有或多或少的利益差异,希望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是不现实的。因此,集体中的个体容易分裂。正如一则著名寓言所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实际上反映了群体意志分散和薄弱的问题。

组织者的重要性

因此,集体诉讼和集体仲裁必须由有力的组织者来真正联合在一起,而且这些组织者必须具有强大的公信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裁终局劳动者不服怎么办

    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时的应对策略。劳动者在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争议中,或对执行劳动标准引发的争议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撤销裁决。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当事人可再次提起诉

  • 我国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

    中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并强调形式审查的重要性。为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满足形式要件的案件应予以立案,同时废除不合法律的立案“土政策”。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的当事人,提供救济和帮助。面对可能的案件增量,通过制裁违

  • 深圳宝安区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

    深圳市宝安区针对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通过法院、劳动监察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资源整合,建立多方联动调节机制,并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和培训,以提高调解成功率。试点以来,宝安区劳动争议联调工作室取得了显著成效,法院也支持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终局性。

  • 商场购买玉石陷入欺诈情况的处理方式

    消费者在商场购买玉石遭遇欺诈时的处理方式和注意事项。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投诉时需注意索取凭证、了解法律法规和权利、避免逾期投诉以及合理提出投诉要求。

  •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
  • 监理合同属于建设工程合同吗
  • 拆迁纠纷怎么解决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