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 > 财产性判项如何履行

财产性判项如何履行

时间:2024-10-27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550

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方式

引言

我国刑法中有200多个罪名可以适用财产刑,财产刑和自由刑一样,都是罪犯应当履行的刑罚。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财产刑的执行难度较大,特别是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判项的执行。为了更好地规范这项工作,2012年的司法解释中将罪犯是否积极履行财产刑和民事附带赔偿义务这些财产性判项作为减刑、假释时从宽或从严的情形考虑,以激励罪犯主动履行财产性判项义务。该司法解释施行后,罪犯自觉履行财产刑判项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主动履行的人次和数额明显增加,维护了刑事判决的严肃性。

司法解释的调整

新的司法解释在2012年规定的基础之上,将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作为可以减刑的综合考察因素之一。如果罪犯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则应从严适用减刑,甚至不予减刑和假释。此外,新的司法解释还增加了以下规定:

1. 移送执行情况

规定法院在交付执行时应一并移送罪犯财产性判项的执行履行情况。这意味着罪犯在执行刑罚期间必须履行财产性判项,否则将面临进一步的法律制裁。

2. 报告义务

规定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有义务向刑罚执行机关报告自觉履行财产性判项的情况。这样做有助于监督罪犯是否按照判决履行财产性判项的义务。

3. 核实程序

规定减刑、假释法院可以就财产性判项的执行履行情况向原执行法院进行核实。这样做可以确保罪犯在执行期间真正履行了财产性判项,避免减刑、假释的滥用。

4. 协助执行

规定负责办理减刑、假释的法院可以协助执行生效裁判中的财产性判项。这意味着法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罪犯履行财产性判项的义务,确保刑罚执行的有效性。

结论

这些新的司法解释对于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方式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增加监督和核实的措施,可以更好地促使罪犯履行财产性判项的义务,维护刑事判决的严肃性。同时,这些规定也为解决财产刑执行难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保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可以合并执行没收全部财产和罚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犯有多项罪行并判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情况,应合并执行财产刑。没收财产和罚金在适用对象、内容和执行方式上存在区别。对于没收全部财产的情况,只执行没收财产刑。

  • 刑事案底对配偶的影响

    刑事案底对配偶的影响。不同地区政审标准下,存在上述情形可能会对报考政法机关的人造成不良影响。如有配偶、直系亲属等被判处刑罚或在接受审查,报考相关政法机关时可能会受到阻碍。具体情况需根据不同地区的政审标准而定。

  •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律师函是律师团队根据当事人委托签发的法律文件,旨在要求相关方履行义务、通知事项等,并探讨律师函的签发情形、目的、原则和内容要素。律师函的签发需遵循一定原则,包括委托手续完备、请求明确等,内容需包含标题、案号等要素。

  • 罚金对减刑的影响

    罚金在减刑中的影响。罚金作为刑罚的一部分,其缴纳情况直接关系到罪犯的认罪悔罪表现。法律规定,积极执行财产刑的罪犯可视为有悔改表现,在减刑时得到宽大处理。但对于有能力却不缴纳罚金的罪犯,减刑申请可能会受到严格审查。

  • 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是否归为累犯行为?
  • 人民法院如何执行没收财产
  • 没钱缴纳罚金应该怎么办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