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结算,基本上是非现金结算。使用以支付金钱为目的并且可以流通转让的债权凭证——票据为主要的结算工具。是由一人向另一人签发的书面无条件支付命令,要求对方(接受命令的人)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时间,向某人或指定人或持票来人支付一定金额。
汇票(BillofExchange,Draft)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从以上定义可知,汇票是一种无条件支付的委托,有三个当事人:出票人(thedrawer)、付款人(thedrawee)和收款人(thepayee)。
汇票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相距遥远,所用货币各异,不能像国内贸易那样方便地进行结算。从出口方发运货物到进口方收到货物,中间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段时间一定有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信用,不是进口商提供货款,就是出口商赊销货物。若没有强有力中介人担保,进口商怕付了款收不到货,出口商怕发了货收不到款,这种国际贸易就难以顺利进行。后来银行参与国际贸易,作为进出口双方的中介人,开出信用证,一方面向出口商担保,货物运出口,开出以银行为付款人的汇票,发到银行,银行保证付款,同时又向进口商担保,能及时收到他们所进口的货物单据,到港口提货。
各国都对票据进行了立法。在判例法国家,票据法基本一致。很多大陆法国家都是《统一汇票本票法公约》(GenevaUniformlawonBillsofExchangeandPromissoryNotes)的参约国。我国于1995年5月1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并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票据可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国际贸易结算中以使用汇票为主。
汇票出票行为的法律属性及定义。从票据业务角度,汇票出票是填写完整汇票并交付给他人的行为;从法律角度,它是委托付款人向受款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数额金钱的行为。法律上,汇票出票行为包括“作成”和“交付”两种具体行为,并受《票据法》规范。
票据法中出票人的义务和责任。出票人必须记载法定事项并签章,交付票据。对于汇票,出票人需确保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和可靠的资金来源,并禁止签发无对价的汇票和与其他当事人串通。出票人还需确保在汇票不承兑或不获付款时具有足够的清偿能力,并承担无因证券的票据责任
商业汇票的相关知识。商业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提示付款期限是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商业汇票的承兑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结算是一种银行结算方式,适用范围相对较窄,只有合法的商品交易才能签发商业汇票。使用对象必须是开立存款账户的法
持票人行使票据追索权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持票人在汇票被拒绝付款或承兑的情况下,可以对前手、背书人、出票人等行使追索权。持票人必须按照法定期限及时行使付款请求权,否则将丧失该项权利。行使追索权需取得具有法律证明力的书面文件,且承兑人或付款人应出具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