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汇票出票人的不同,可以将汇票划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是由银行签发的汇票,而商业汇票是由银行以外的其他主体签发的汇票。商业汇票又可根据承兑人身份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不是金融机构,而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金融机构。商业汇票的出票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或团体,但我国的行政规章将商业汇票的出票人限制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范围内。目前我国的商事交易实践中,商业汇票的出票人仅限于具有法人资格的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非法人组织等被排除在外。
根据汇票指定的付款日期的不同,可以将汇票划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即期汇票是指见票即付的汇票,而远期汇票是指在一定期间或特定日期付款的汇票。远期汇票又可进一步分为定日付款的汇票、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以及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
根据汇票当事人中是否有人兼任两种或两种以上身份,可以将汇票划分为一般汇票和变式汇票。一般汇票是指汇票的出票人、收款人和付款人分别由不同的人担任的汇票。变式汇票则是指一人同时兼具出票人、收款人和付款人这三个基本当事人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身份的汇票。根据兼具身份的种类不同,变式汇票又可分为指己汇票、对己汇票、付受汇票以及已受已付汇票。
除了以上划分,根据其他分类标准还可以对汇票进行进一步划分。根据汇票上记载权利人的方式不同,可以将汇票分为记名汇票、不记名汇票和指示汇票。根据汇票上各种票据行为发生地的不同,可以将汇票分为国内汇票和涉外汇票。根据付款要求是否跟附单据,可以将汇票分为光票和跟单汇票。根据发行和付款的地域标准,可以将汇票分为本国汇票和外国汇票。
汇票出票行为的法律属性及定义。从票据业务角度,汇票出票是填写完整汇票并交付给他人的行为;从法律角度,它是委托付款人向受款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数额金钱的行为。法律上,汇票出票行为包括“作成”和“交付”两种具体行为,并受《票据法》规范。
票据法中出票人的义务和责任。出票人必须记载法定事项并签章,交付票据。对于汇票,出票人需确保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和可靠的资金来源,并禁止签发无对价的汇票和与其他当事人串通。出票人还需确保在汇票不承兑或不获付款时具有足够的清偿能力,并承担无因证券的票据责任
商业汇票的相关知识。商业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提示付款期限是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商业汇票的承兑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结算是一种银行结算方式,适用范围相对较窄,只有合法的商品交易才能签发商业汇票。使用对象必须是开立存款账户的法
持票人行使票据追索权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持票人在汇票被拒绝付款或承兑的情况下,可以对前手、背书人、出票人等行使追索权。持票人必须按照法定期限及时行使付款请求权,否则将丧失该项权利。行使追索权需取得具有法律证明力的书面文件,且承兑人或付款人应出具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