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汇票 > 汇票承兑 > 怎样改错账

怎样改错账

时间:2024-01-14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1413
一、追本溯源——教您找错账

错账类型及查找方法

1. 重记或漏记账户查找

重记或漏记账户是指在登记账簿时,将记账凭证的双方重记或漏记,或者只登记一方,重记或只记另一方。查找方法如下:

首先检查总账,将记账记录的账户金额分别加总与总账核对,以确定“标准账户”。然后,再与日记账进行核对。如果日记账发生重记或漏记,则其增减发生额会与总账的增减发生额不符;如果日记账发生额大于总账,说明日记账发生重记,相反则为漏记。最后,还应根据总账与日记账的差额,在账簿或记账凭证中查找与此相同的数额,如果有,即为重记或漏记数。

2. 记反账户方向的查找方法

记反方向是指应该记到增加方的数字,记入了减少方,或者相反。查找方法如下:

将差数除以2,所得的商就是记错方向的数字。

3. 记账笔误的查找方法

①数字错位的查找方法:如果错账金额能被9整除,则商为记错位的数字。然后,在账内查找此数,将商放大10倍或缩小10倍。

②数字颠倒的查找方法:将颠倒的两位数之间的差额除以9,商为记颠倒后两位数字的差额。

③写错或写掉角、分尾数的查找方法:需要与原始凭证逐一核对,以找出写错或写掉角、分尾数的错误。

更正错账的方法

1. 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适用于在记账凭证无错误,但账簿记录有错误的情况。具体做法是,先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用红线划销,然后在划线上方用蓝字填写正确的记录。划线更正时应注意使原来的错误字迹仍可辨认。

2. 红字冲销法

红字冲销法适用于记账凭证错误导致记账错误的情况。具体操作方法是,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中注明注销原凭证,并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以冲销原来的账簿记录。然后再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会计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3. 补充登记法

补充登记法适用于会计凭证金额有错误,并且错误金额小于应记的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金额少记,但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均无错误的情况。具体做法是,填写一张记账凭证,其会计科目、借贷方向与原始记账凭证一致,但金额为少记金额,并在摘要中注明补记凭证少记的金额,并据以记账。

注意事项

1. 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忌用

如果总账未记错,只是某一明细科目记错了数字,不应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补充登记法,以免影响总账的准确性。如果只是登记入账时发生误记,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

2. 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妙用

对于过账笔误如金额误记、借贷双方数额相同但会计科目账户、借贷双方均重记或漏记等情况,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这些错误不影响会计账簿的试算平衡,且可能延续到以后月份发现。

3. "跨年调整法"的运用

如果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中有错误,并导致账簿登记错误,应使用"跨年调整法"进行更正。根据此法,应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更正由于记账错误对利润产生的影响。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制单方式的分类

    制单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制单方式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目前复式制单方式较为普遍。复式制单方式能全面反映资金运动,体现内在规律,并有助于检查账户处理正确性。会计制单人在填制记账凭证时,需要注意摘要清晰、业务内容真实等要点,并遵循相关规定。

  • 即期汇票的付款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关于即期汇票的付款方式,包括付款币种的选择、汇票付款程序中的提示、支付和签收细节。若汇票为外币,按市场汇价以人民币支付;如无特殊约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持票人需进行付款提示以保全追索权,付款人应在当日足额付款,并审查背书连续性

  • 手工记账有哪些要遵循的规则

    日记账和债权债务明细账一般一天就要登记一次。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根据收、付款记账凭证,随时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经管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专门人员,必须每日掌握银行存款和现金的实有数,谨防开出空头支票和影响经营活动的正常用

  • 发现记账错误时该如何处理

    由于差错性质不同,发现的时间有先有后,所以采用的更正方法也有所不同。现将通常更正错误的几种主要方法介绍如下:。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过程中,如发现文字或数字记错时,可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在记账以后,如果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科目或金额有错时,可

  • 商业汇票记账错误如何处理
  • 在债权债务清理时审计工作有哪些
  • 会计账簿保存年限是多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