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作为一种要式证券和文义证券,其效力需经过审查以确定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票据法律关系,从而避免空头支票的风险。
当事人包括发票人和收款人,他们是否具备票据能力即票据权利能力和票据行为能力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据《银行结算办法》规定,单位、个体经济户和个人都可以使用支票。因此,我国对支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无特别规定,可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确认。而付款人必须是经国家批准经营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信用社),否则支票无效。付款人作为诉讼当事人的问题,由于其付款行为是基于与发票人之间的约定,属于民法上的法律关系,因此付款人不应成为空白支票纠纷诉讼中的当事人。
各国票据法一般规定了各种票据的格式,并要求使用统一用纸,否则票据无效。根据我国《银行结算办法》第8条规定,单位和个人办理结算必须使用银行统一规定的票据和结算凭证。如果不使用银行统一印制的支票用纸,该支票即无效。
支票记载必须准确无误且完整。如果绝对应记载事项未记或缺记,或者记载了禁止性事项,该票据即无效。另外,涂改过的支票也会失去效力。
各国票据法规定,支票必须由发票人签名方能生效。在我国,由于习惯使用图章,特别是企业、团体签发的支票,必须使用法人的正式印鉴或财务专用章及法定代表人的印章。如果支票上的印鉴是伪造的,那么支票无效。如果发票人主张该印鉴是他人违背本人意思所盖用(如盗用印鉴),则应承担举证责任。常见的情况是发票人签发空白转账支票后遗失,此时更换银行预留印鉴,应视为原印鉴有效。发票人仍应对已签发的支票对善意持票人(收款人)承担支票上的义务。
现金支票的转让规则、定义和用途、注意事项以及支票的类型和特点。现金支票不可背书转让,用于提取现金或办理结算。支票是一种信用流通工具,具有通货作用,可流通转让,使用支票结算可节约货币流通费用。使用现金支票时,客户需注意透支、付款期限、权力时效等问题。此
单位客户在银行进行的资金划转操作,适用于银行内部账户的划转以及不同银行账户间的转账。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加盖预留印鉴、填写必要信息和使用倒存操作进行资金划转等。倒存操作一般在十二小时内到账,适用于急需快速转账的情况。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正存操作和注意事项。
现金支票的辨别及审查要点,包括支票真实性审查、收款人身份核实、出票人签章审查、金额及记载事项审查、出票人账户资金审查、现金支取规定审查以及个人收款人身份核实等方面。完成审查后,出票人开户行将发给收款人铜牌或对号单,凭以取款。
支票的法律定义、分类、结算特点以及填写样式和格式。支票是由出票人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分为普通支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支票结算具有简便、灵活、迅速和可靠的特点。在填写支票时,出票日期和收付款人的填写都有特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