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单位和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以及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应为该单位或银行的盖章,并加上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的签名或盖章。然而,有些单位在受理票据时常常出现错误地加盖“营业用章”、“工程专用章”甚至“发票专用章”的现象。
根据《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银行在承兑商业汇票、办理商业汇票转贴现和再贴现时的签章,应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使用的该银行汇票专用章,并加上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经办人的签名或签章。然而,有些银行误盖财务专用章、单位公章甚至业务公章。
此外,一些商业汇票贴现后,在到期前通过寄委托收款函到承兑行收款时,本应加盖结算专用章,但却误盖财务专用章或公章、业务公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根据《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已背书转让的票据,背书应当连续进行。背书连续指的是票据第一次背书转让的背书人是票据上记载的收款人,前次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是后一次背书转让的背书人,依次前后衔接,最后一次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是票据的最后持票人。然而,背书记载错误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将被背书人名称写成了背书人名称,看起来像是背书人自己对自己进行转让;另一种情况是被背书人简写过于简单。根据《办法》第十条的明确规定,单位、个人和银行签发票据、填写结算凭证时,应按照本办法和《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规定》的要求进行记录,单位和银行的名称应当记载全称或规范化简称。银行在受理票据时,原则上要求单位填写单位全称,尤其是在商业票据贴现时。然而,一些单位根据自身主观臆断,随意填写单位简称或本地的习惯性简称,导致票据背书不连续。
根据《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背书日期是任意记载事项,可以记载也可以不记载。然而,一些单位在记载背书日期时出现了不合逻辑的情况。例如,后手背书人记载的背书日期在前手背书人的背书日期之前,出现明显的逻辑错误,导致背书不连续。
根据《办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当票据凭证无法满足背书人记录事项的需要时,可以附加粘单,并粘附于票据凭证上。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应在汇票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然而,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不是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签章,而是粘单上第一记载人的前手在签章,导致票据背书不连续。
转账支票的手续费问题,包括实时转账和异地转账需要支付手续费的情况,以及托收方式无需支付手续费的情况。文章还介绍了转账支票的办理流程、注意事项和使用时的规定,如挂失止付、透支问题、签章问题、票据填写要求、提示付款期限和权力时效等。
即期汇票和支票的提示付款规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即期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6个月,可约定延长但不超过此限。支票提示付款期限则根据发票地和付款地的关系而定,如日内瓦统一支票法规定不同地区的不同期限。英美票据法对支票提示期限的规定与汇票相同,但支票的日期可
法律规定的禁止背书转让的三种情形:被拒绝承兑的汇票、被拒绝付款的汇票以及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汇票。法律禁止这些汇票进行背书转让,因为它们已经失去了支付保障或持票人已失去了对其前手的追索权。背书人转让这些票据时,需承担汇票责任。
票据背书中的第一背书人与第二背书人的区别,以及转让背书、委托收款背书和质押背书的含义和特点。转让背书时,不得将票据金额部分转让或转让给两个以上的被背书人,且背书不得附有条件。委托收款背书要求持票人在票据背面写明“委托收款”字样,被背书人仅享有代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