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法条例 > 哪些情况下不能向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行使追索权

哪些情况下不能向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行使追索权

时间:2023-10-30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2079
对于下述情况,出票人或背书人不能向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行使追索权:

出票人在回头背书中成为持票人的追索权

出票人的最终付款义务

出票人作为签发票据的人,承担着最终的付款义务。不论是背书人还是保证人,只要履行了票据债务,都可以向出票人行使再追索权,其最终对象是出票人。

出票人成为持票人时的追索程序终止

出票人在被追索的过程中先于他人清偿票据债务而成为持票人时,不享有再追索权。这意味着当出票人成为持票人时,追索程序到此为止。

出票人作为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

另一种情况是,在出票人同他人进行交易活动时,收进一张自己签发的远期汇票而成为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时,出票人作为持票人有权行使付款请求权。然而,如果付款请求遭到拒绝,出票人不能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返还其在承兑人或付款人处的资金。

背书人成为持票人的再追索权

连续背书关系下的再追索权

背书人成为持票人后,对其后手不享有再追索权。这是因为,票据经背书转让后,形成连续背书的关系,背书人对其后手承担保证票据的承兑和付款的义务。当该票据不获承兑或付款时,背书人还应当承担清偿票据债务的责任。

持票人的追索权只限于前手

追索权是持票人对前手行使的权利,不能向后手行使。因此,背书人成为持票人后,只能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而无法向后手行使再追索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包括合同失效、争议处理和赔偿权利等。同时,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介绍,如单方违约和双方违约的处理、正当目的和自我保护、交易成本和市场秩序等。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合同的主要义务和附随义务以及不适当履行的情况。

  • 多年前的欠款能要回吗

    多年前的欠款能否追回的问题。需要采取法律行动解决,并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二年,但也存在特殊情况。超过诉讼时效的当事人若自愿履行则不受时效限制。在特定情况下,诉讼时效可以中止或中断并重新计算。

  • 合同保全: 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特殊措施

    合同保全的相关内容。针对合同相对性规则的例外情况,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法律允许采取合同保全措施。这些措施适用于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履行完毕前的期间,基本方法是确认债权人享有代位权或撤销权,旨在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恢复债权人的财产。

  • 孩子妈妈不履行抚养费义务的处理方法

    孩子妈妈不履行抚养费义务的处理方法。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包括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离婚协议的情况、抚养费的给付期限、给付方式和数额,以及父母抚养义务的法律规定。父母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必

  •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 意识自治原则的排除
  • 票据质押的法律要素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