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票据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票据金额、日期和收款人名称是不得更改的,任何对这些事项的更改都会导致票据的无效。然而,对于票据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是可以进行更改的,但必须在更改后由原记载人进行签章证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九条的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本法的规定。票据金额、日期和收款人名称是不得更改的,任何对这些事项的更改都会导致票据的无效。然而,对于票据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是可以进行更改的,但必须在更改时由原记载人进行签章证明。
票据记载的事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绝对记载事项:这些是《票据法》明文规定必须记载的事项,如果不记载,票据将被视为无效。包括票据种类、票据金额、票据收款人和日期的记载。
2. 相对记载事项:这些是除了必须记载事项外,《票据法》规定的其他应记载的事项。相对记载事项可以记载,也可以不记载。如果记载了这些事项,当事人应按照具体事项履行权利和义务;如果未记载,将适用法律的统一认定。例如,《票据法》规定背书应由背书人签章并记载背书日期,如果未记载背书日期,则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
3. 任意记载事项:这些是不强制当事人必须记载的事项,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记载。不记载这些事项不会影响票据的效力,但如果记载了这些事项,将产生票据的效力。例如,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这将使汇票不可转让,其中的“不得转让”事项就属于任意记载事项。
4. 不产生票据法上效力的记载事项:除了上述三类记载事项外,票据上还可以记载其他一些事项,但这些事项并不具有票据法上的效力。
票据变造是违反票据法的行为,各国票据法都不允许变造票据。我国《票据法》第14条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变造,变造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第103条把票据变造定为票据欺诈行为之一,按照该条和第l04条、第l07条的规定,变造票据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
票据法规定,背书不得附有条件。背书是附属票据行为,背书人转让的是出票人通过法定的记载事项设立的票据权利,背书人无权增加或减少出票人所创设的票据权利。附条件的背书,是不发生票据上的效力的,但背书行为本身仍然有效。附条件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
一般背书即票据转让背书是票据法上最主要的票据转让方法。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等行为。背书需要以下条件:
票据法在性质上属于商法,票据行为则是一种商事法律行为,与一般的法律行为特征相比,还具有自身的特点。要式性是指票据行为是一种严格的书面行为,应当依据票据法的规定,在票据上记载法定事项,票据行为人必须在票据上签章,其票据行为才能产生法律效力。由于票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