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清算 > 清算执行 > 不同税务处理情况下的资产重组税负差异

不同税务处理情况下的资产重组税负差异

时间:2020-05-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090
2010年1月,**公司将计税基础2万元、公允价值5万元(为计算方便,以下数据均为假设数据)的实质性经营资产转让给虎-跃公司。虎-跃公司向**公司增发自身股份作为支付对价。重组前,虎-跃公司为虎啸*司全资子公司,虎啸*司股权计税基础2万元、公允价值5万元。虎-跃公司增发股份公允价值5万元,重组后**公司占虎-跃公司股权比例为50%。虎-跃公司重组前资产计税基础2万元、公允价值5万元,全部为非货币性资产,负债为0,留存收益为0。假设其他条件均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同时为简化处理,假设虎-跃公司取得重组资产后再转让,该资产公允价值未发生变化,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外其他税费。本文区分以公允价值确定受让资产计税基础和以原计税基础确定受让资产计税基础两种情况,计算重组相关各方的总体税负。

以原计税基础确定受让资产的计税基础

1.资产收购时

①虎-跃公司税务处理:

虎-跃公司增发自身股份的行为属于资本结构调整,股本溢价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

取得**公司资产的计税基础按原计税基础确定为2万元。

②**公司税务处理:

**公司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

取得股权的计税基础按原计税基础确定为2万元。

2.虎-跃公司将受让资产转让时

虎-跃公司应确认资产转让所得额=5-2=3(万元),应缴企业所得税=3×25%=0.75(万元)。

虎-跃公司转让重组资产后,其资产公允价值9.25万元,计税基础6.25万元,其中原资产公允价值5万元,计税基础2万元,转让重组资产收到货币性资产=5-0.75=4.25(万元)。留存收益=3-0.75=2.25(万元)。

3.虎-跃公司清算时

虎-跃公司应缴企业所得税=(9.25-6.25)×25%=0.75(万元)(均为重组前资产隐含增值视同变现收益征税)。

可分配给股东的剩余资产=9.25-0.75=8.5(万元)。

**公司应分得剩余资产=8.5×50%=4.25(万元)。

虎-跃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为4.5万元,包括虎-跃公司将受让资产转让形成的净利润2.25万元和清算时虎-跃公司重组前资产隐含增值视同实现形成的净利润2.25万元。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上述所得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即**公司应确认股息=4.5×50%=2.25(万元),该股息享受免税待遇。**公司应确认投资转让所得=4.25-2.25-2=0。

虎啸*司分得剩余资产=8.5×50%=4.25(万元),确认投资转让所得=4.25-2.25-2=0。

至此,**公司、虎-跃公司和虎啸*司合计缴纳企业所得税=0.75+0.75=1.5(万元)。

以公允价值确定受让资产的计税基础

1.资产收购发生时

①虎-跃公司税务处理:

虎-跃公司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取得**公司资产的计税基础按公允价值确定为5万元。

②**公司税务处理:

**公司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

取得股权的计税基础按原计税基础确定为2万元。

2.虎-跃公司将受让资产转让时

应确认资产转让所得=5-5=0。

虎-跃公司转让资产后,资产公允价值10万元,计税基础为7万元(其中原资产公允价值5万元,计税基础2万元,转让资产收到货币性资产5万元)。留存收益为0。

3.虎-跃公司清算时

虎-跃公司清算时应缴企业所得税=(10-7)×25%=0.75(万元)。

可分配给股东的剩余资产=10-0.75=9.25(万元)。

**公司分得剩余资产=9.25×50%=4.625(万元)。

虎-跃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为2.25万元,应确认为**公司股息所得=2.25×50%=1.125(万元)。**公司确认投资转让所得=4.625-1.125-2=1.5(万元),应缴企业所得税=1.5×25%=0.375(万元)。

虎啸*司分得剩余资产=9.25×50%=4.625(万元);确认投资转让所得=4.625-1.125-2=1.5(万元),应缴企业所得税=1.5×25%=0.375(万元)。

至此,**公司、虎-跃公司和虎啸*司合计缴纳企业所得税=0.75+0.375+0.375=1.5(万元)。

综上所述,适用不同税务处理的重组各方整体税负并未发生变化,但是存在以下两点差异:

1.重组资产隐含增值的征税环节不同。

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受让资产隐含增值在重组环节即征收。采取特殊性税务处理,如受让资产计税基础以原计税基础确定,则其隐含增值的征税环节发生在重组资产再转让时;如以公允价值确定,则资产增值的征税环节发生在转让企业股权处置时(包括将股权转让第三方和被投资企业清算)。

2.纳税主体不同。

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收购资产隐含增值的纳税主体为转让企业。采取特殊性税务处理,如重组资产计税基础以原计税基础确定,则纳税主体为受让企业;如以公允价值确定,纳税主体为受让企业股东。

按财税〔2009〕59号文件规定,递延纳税改变了资产转让所得的纳税主体,即本应由**公司缴纳的税款在重组后由虎-跃公司缴纳。这貌似很不公平,但深入思考,该规定却有合理的理论背景,特殊重组适用的前提是所有者权益的连续性,即转让方通过持有受让方股权保持了对重组资产的权益连续。当然实践中也可能出现由于受让方和转让方不受同一方控制,而导致受让方不愿接受转嫁税负的情况,此时重组各方可放弃特殊重组,选择适用一般重组。由此可见,一般重组和特殊重组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后者为佳,还要依托个案测算重组各方综合税负,才能得出量体裁衣的恰当结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破产后拖欠的工资能否支付?

    企业破产后拖欠工资的处理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企业破产后拖欠职工的工资具有优先受偿权,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工资和相关费用、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等,破产财产不足时按比例分配。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 企业更换法人后的债务承担

    企业更换法人后的债务承担问题。企业工商登记事项变更时,原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担。更换法人不影响公司贷款还款责任,债务的承担者是公司而非个人。在公司破产时,债务清偿顺序依照法律规定,优先清偿职工权益、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

  • 新三板:重要条件和资产重组

    新三板市场的重要条件和资产重组相关的问题。首先,强调了主营业务突出是主办报价券商推荐的重要条件,并详细说明了资产重组的原则和方式。接着,讨论了持续经营的保障和资产重组的具体措施。随后,文章讨论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身份和股权激励的问题,以及资金占用问题的解

  • 审计破产清算费用计算方法

    审计破产清算费用的计算方法和实施步骤。审计破产清算的费用按照计件收费标准和计时收费标准来计算。计件收费标准根据资产总额的不同区间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同时还提到了鉴证项目收费标准和验证资本比例收费。实施步骤包括企业资产状况的核实和企业负债状况的审定,最

  •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共益债务的情形及处理方法
  • 公司改制重组咨询
  • 挂牌公司购买或出售资产,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破产清算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