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管理人的指定工作具有便利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并消除管理人指定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国实施了管理人名册制度。该制度要求高级法院确定编制管理人名册的法院,以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破产案件与社会中介机构数量差异较大的问题。
高级法院的确定不能随意进行,而是根据本地区破产案件的数量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数量,结合《破产法》施行的紧迫性来指定编制名册的法院。一般而言,宁夏、海南等省区以及中央的直辖市由高级法院编制管理人名册,而广东、浙江、江苏等较发达地区由中级法院编制管理人名册。
为了保证编制管理人名册工作的公平和公正,规定了组成评审委员会完成这项工作。评审委员会由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审判庭成员、法院内部司法技术负责工作人员、审判委员会委员以及法院内部监察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情况和评定标准,采用评分机制正确确定申请人的分数,体现择优编制申请人的原则。
为了遵循新《破产法》避免市场准入的立法本意,这个规定没有为管理人设置积极条件,而是根据破产案件的数量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数量,按公平、公开的原则择优分批确定管理人名册。通过这样的安排,既可以保证人民法院选择出最好的中介机构担任管理人,又避免了对市场准入设置限制的嫌疑。管理人名册不需要频繁调整,而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以避免给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带来问题。
解释界定了社会中介机构、个人、清算组担任管理人分别适用的案件,并确定了不同类型案件指定管理人的方法。人民法院在指定管理人时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由破产案件审判庭确定采取哪种方式。采取随机方式确定管理人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部门要及时完成相关工作,而没有设立司法技术辅助部门的基层人民法院要在司法行政部门内设专门部门管理这项工作。采取竞争方式确定管理人的,人民法院在审查参与竞争的社会中介机构时应充分考虑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报价因素,以公正选择。对于行政清算的金融机构的破产案件,只要行政清算组、清理组符合指定清算组条件,应直接指定为破产清算组。行政清算组不宜担任管理人时,可以在监管部门推荐的社会中介机构中指定清算组,以保证行政程序和破产程序的有效衔接。
公司解散时的实物资产分割方式。清算时,实物资产可折现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财产按照股东出资或持股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直到债务清偿完毕。公司破产清算流程包括解散决议和清算组成立、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清算方
单位破产后职工丧葬费用的清偿问题。依据我国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工资、福利和补偿金,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以及普通破产债权。若破产财产不足,按比例分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中国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的法律与政策。法律方面,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规定,明确了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的清偿顺序。政策上,针对政策性破产的职工安置给予特殊优惠,如土地使用权等用于解决职工安置问题,新《破产法》也为政策性破产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法人的连带责任问题。依据企业破产法规定,公司财产承担债务,法人无需承担连带责任,除非其侵害公司利益。同时,出资人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时,管理人有权要求其缴纳。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如违规获取非正常收入或侵占企业财产,需承担民事责任,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