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玲玲(化名)向如皋市某保险公司投保了学生意外伤害和附加住院医疗保险,保险期为一年。2006年6月,玲玲乘坐其父驾驶的摩托车与张某所驾驶的摩托车相撞,导致玲玲受伤。玲玲被送到如皋市某医院进行抢救治疗,诊断结果显示她患有重度脑外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右枕骨折等多处伤势,医疗费用共计6263.80元,其中非医保用药费为2434.94元。交警部门认定张某对事故负主要责任,而玲玲的父亲负次要责任。
2007年4月,玲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赔偿医疗费等损失共计8240元。经过法院调解,张某一次性赔偿了6592元。随后,玲玲又向保险公司要求理赔,但保险公司以玲玲已获得事故赔偿,住院医疗费用属于财产性项目,适用损害填补原则为由拒绝赔偿。因此,玲玲将保险公司告上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医疗费用保险是以被保险人身体受到意外伤害需要住院治疗为给付保险的条件。根据《保险法》的规定,这属于人身保险范围,不适用损害填补原则。因此,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应向原告支付住院医疗费保险金2297.32元。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是否适用损害填补原则。
损害填补原则在保险法中具有核心地位。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保险是人类为了对抗共同生活的威胁而采取的一种制度,旨在通过相互援助来实现共存共荣。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保险是一种善后方法,用于处理危险发生后的损失,并且是预防危险发生及其后果的一种经济准备制度。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保险是一方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费用,以承担可能发生的事故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或者在指定的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保险与损害填补原则密切相关,损害填补原则也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
损害填补原则的核心内容是,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遭受的损失应当得到充分赔偿,以使其在经济上能够恢复到保险事故发生之前的状态。充分赔偿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赔偿金额应当足够,不能低于被保险人所遭受的损失。然而,在保险金额不足、存在免赔额以及造成损失的原因复杂多样的情况下,赔偿金额可能会少于被保险人的损失。其次,赔偿金额不得超过被保险人所遭受的损失,以避免被保险人从中获利,这是保险法中的得利禁止原则。
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本案中的医疗费用保险是以被保险人身体受到意外伤害需要住院治疗为给付保险的条件。根据《保险法》的规定,这属于人身保险范围,不适用损害填补原则。同时,双方对保险金额计算方式存在歧义,保险条款中无法明确计算方法,因此适用了格式条款不利解释原则。基于以上理由,法院作出了上述判决。
保险投资基金的分类与特点。保险投资基金主要包括资本金、非寿险保费收入和寿险保费收入等组成部分。根据不同资金来源和需求,保险投资基金分为不同类型,如收入型基金、收入成长混合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和成长价值复合型基金等。各类基金在投资策略、风险和收益方面有所
陆上运输货物保险的分类,包括陆运险和陆运一切险及其除外责任。陆运险涵盖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事故导致的损失,而陆运一切险还涵盖外来原因造成的货物损失。除外责任包括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发货人责任、战争、工人罢工或运输延迟造成的损失等。保险责任起讫期限与海洋
电瓶车撞死人的纠纷解决途径,包括调解、协商和诉讼。当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受害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应在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外资保险公司超出业务范围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保险费,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相应罚款。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