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征收需要经过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并完成公告、拆迁补偿等工作后,征地工作才能算是完成,土地才会转为国有土地。如果只有征地批文,但没有完成公告、拆迁补偿等工作,征地工作就尚未完成,此时土地的性质仍然属于集体所有。因此,直接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作出相关房屋征收决定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原告范先生是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的农民,拥有在芦屯镇承包经营的数亩土地和农业生产设施。由于某药品公司项目建设需要占用村上的部分土地,范先生承包的土地正好位于征收范围内。征收方找到范先生协商征收补偿事宜,但给出的补偿标准太低,范先生无法接受。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范先生决定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征收纠纷。范先生聘请了拆迁律师团队代理维权,该团队调取了相关材料后协助范先生向辽宁省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本案的行政诉讼过程中,区政府提交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土地批件等材料,并答辩称其征收决定有法律依据。然而,拆迁律师指出征地批文作出后,集体土地并未立即转为国有土地,法院采纳了这一观点。此外,拆迁律师还针对征收补偿方案另案起诉,并获得了相关判决确认方案违法。最终,辽宁省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9日作出行政判决,确认区政府的房屋征收决定违法。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该条例适用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至于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补偿,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细化,而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关于集体土地征收的程序,将房屋作为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一并征收并予以补偿。
需要注意的是,土地征收并不意味着立即转为国有土地,而是需要经过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并完成公告、补偿等工作后,征地工作才能算是完成,土地才会转为国有土地。本案中,虽然有辽宁省人民政府土地批件,但并未完成公告、补偿等工作,征地工作尚未完成,此时土地性质仍然属于集体所有。因此,区政府直接将其作为国有土地并作出相关房屋征收决定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类似案件中,地方政府有时由于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有误,或出于征收程序便利的考虑,未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实施征收。而被拆迁户由于缺乏法律专业知识,往往难以甄别问题,即便明知权益受损,也很难抓住问题关键点。这也是大部分被拆迁户的维权现状。
被征收人在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如对被征收人对决定书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决定需公平,包括与补偿协议相关事项。若被征收人不满意,可依法申请复议。拆迁中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费用损失,如设备搬迁
关于房屋征收决定的多个法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详细阐述了征收房屋的情形、规划和程序、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征收决定的程序和要求以及救济途径和违法建设的处理等方面。
土地补偿争议及如何提起行政复议的问题。被征收人对征地补偿有异议的,可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申请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复议机关有不同级别和部门的选择。以一起征地行政复议申请书为例,说明了复议申请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征地拆迁案中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市、县政府应依法主动公开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内容,包括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征地告知书等。同时,一些不便于主动公开的信息可以依申请公开,如用地报批前的征地调查结果等。政府信息范围还包括行政机关制作或获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