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法学视野下的环境权保护研究

法学视野下的环境权保护研究

时间:2024-12-31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056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他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或者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者破坏。因此本文拟从法学的角度对环境权的保护问题进行简单研究。

一、环境权的概念辨析

1、环境权的历史沿革

对于“环境权”的讨论和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0年,原西德一位医生向欧洲人权委员会提出控告,认为向北海倾倒放射性废物的违法行为违反了《欧洲人权条约》中关于保障清洁卫生的环境的规定。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是否将环境权纳入欧洲人权的讨论。

与此同时,在美国也出现了一场公众关注的争论,即公民要求保护环境,要求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宪法依据是什么。传统的宪法和民法理论认为,公民无权对与自己无关的财产主张权利,因此公民对空气、水、阳光等环境要素是不能提出权利要求的。然而,密执安大学的萨克斯教授提出了“环境公共财产论”和“环境公共委托论”,认为环境要素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应被视为全体国民的“共享资源”和“公共财产”,任何人不能任意对其占有、支配和损害。为了合理支配和保护“共有财产”,共有人委托国家来管理。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权的观点,认为每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公民的环境权是基本权利之一,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随后,美国和日本开始了环境权的立法实践。1969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具体规定了国家公民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同年,日本在《东京都公害防止条例》序言中规定:“所有市民都有过健康、安全以及舒适的生活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能因公害遭受侵害。”这些立法实践对于环境权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此后,经过10年的讨论和研究,欧洲人权会议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接受了环境权的观点。1973年,在维也纳召开的欧洲环境部长会议上,《欧洲自然资源人权草案》将环境权作为一项新的人权加以肯定,并认为应将其作为《世界人权宣言》的补充。此后,联合国于1972年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普遍接受了环境权的观点,并在会议所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明确确认了人类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有保证和改善环境的责任。

综上所述,环境权的研究、讨论和立法实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处置建筑垃圾单位遗撒建筑垃圾如何处罚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法律处罚规定。单位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受到罚款等处罚。同时,文章介绍了生活垃圾的四大处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岗位与职责、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以及商业秘密保护。合同中详细说明了乙方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甲方的劳动保护和工作环境标准,以及劳动报酬的细节。同时,合同强调了劳动纪律和商业秘密保护的重

  • 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加强了河长制的相关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城镇化水平的增快,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那么环境污染中水污染是相对来说最为严重的。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及其相关法规。标准包括三类区域的不同噪声限值,并强调定期评估与适时修订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噪声工作岗位的判定,依据GBZ 2.1相关法规,对噪声职业暴露实行严格的限值制度,并指出噪声含量未超标准不代表无污染。目前国

  • 居民噪声扰民标准
  • 在自然保护区砍树向哪个部门投诉
  • 刚怀孕公司要搬迁新职场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