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浅论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修改

浅论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修改

时间:2025-01-30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139

环境立法目的的法律意义

立法目的是指制定法律的动机和意图,是法律内在的价值体现。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立法目的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指导法律形成和实现的目标,即通过制定法律来达到实际目的。其次,它是法律实现的基本价值和使命,用于评价法律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环境法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制定的。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环境法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环境法的立法目的是通过运用法律这种有效的社会调控手段,确立国家的基本环境政策和目标,以解决环境问题。

国外部分国家环境立法目的分析

美国

1969年,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该法的目的是推进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生产和享受,防止和消除对环境和生物圈的损害,促进人类健康和福利,增进人民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理解,并设立环境问题会议。

根据该法的规定,国家应采取可行的手段来实现以下目的:

  • 履行世代环境的责任
  • 保障所有国民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环境
  • 广泛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避免环境恶化和对健康安全的威胁
  • 保护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维护多样性的环境
  • 促进人口和资源利用的平衡
  • 提高可更新资源的质量,追求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

修改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建议

鉴于我国环境立法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为了使其符合国际环境保护思潮,有必要对我国环境立法目的进行修改。根据对国外部分国家环境立法目的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 明确推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 防止和消除对环境和生物圈的损害
  • 促进人类健康和福利
  • 加强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 设立环境问题会议,加强环境治理

通过修改环境立法目的,我国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保护的需要,推动环境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结论

立法目的是制定法律的动机和意图,对于环境立法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国外部分国家的环境立法目的,可以为我国环境立法的修改提供借鉴和参考。修改环境立法目的,可以使我国环境法更加符合国际环境保护思潮,推动环境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制定依据、标准内容、适用范围及废弃标准等。该标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发布,取代了其他废气排放标准。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适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污染物排放。废弃标准自新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效。

  •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其重要性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该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保护部门了解本地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法律法规对排污申报的要求、申报登记的要求和程序、污染物的种类以及申报登记的程序和检查。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法

  •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内容。规划旨在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环保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规划任务包括环保标准的制修订、实施评估、宣传培训、体系设计等。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定速度慢、标准老化、宣传培训不足和实施评估不

  • 政策法规处

    政策法规处的行政复议相关内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环保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满意的可申请复议。复议内容包括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侵犯经营自主权、许可证办理、证书变更等决定的不满。申请人应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在受理申

  • 审慎对待立法万能主义的蔓延
  • 施工安全协议书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