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电力设备罪可能会判十年的,破坏电力设备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破坏电力设备罪,是指故意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应注意下列问题:
1.本罪破坏的对象限于电力设备。凡是用于发电、变电、供电、输电的机器、设备、厂房、线路、调控装置等均属于电力设备。破坏非电力设备包括破坏电力部门与发电、供电、变电和输电无关的财物,均不能定本罪。触犯其他罪名的,按照相关犯罪定罪处罚。
2.破坏电力设备的行为须达到危及公共安全的程度,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已经实际危害公共安全的,如破坏发电厂,致使发电机组损坏,导致大面积、长时间停电,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安全的;二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如破坏发电设备足以使其发生停电危险的。破坏电力设备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主要从电力设备是否正在使用期间和破坏的方法、部位等进行分析认定。破坏安装完毕但尚未投入使用的电力设备,或者破坏正在使用的电力设备的非要害部位的,都不构成本罪。如果符合故意毁坏财物罪、盗窃罪构成要件的,可分别按相应犯罪处理。
3.使用放火、爆炸方法破坏电力设备,属于法条竞合犯,按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仍应当定本罪。
4.本罪属于危险犯,只要行为人破坏电力设备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构成本罪的既遂。
5.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电力投资者对所投资的电力是否有优先使用权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电力投资者对其投资形成的电力享有法定权益,如果并网运行,电力投资者有优先使用权。电力生产特点包括整体性、同时性和随机性,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调度安全监控有严格要求。
盗窃电力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区别。两者罪名和处罚不同,犯罪客体也不同,破坏电力设备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而盗窃电力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破坏电力设备罪和相关的罪行进行了具体规定和处罚。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认定和相关法律问题。该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有所不同。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必须是过失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电力部门职工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事故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量刑标准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最轻处罚和破坏电力设备涉及的法律构成。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破坏电力设备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最轻可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导致严重后果,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同时,破坏电力设备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