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电力法 > 电力供应与使用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司法解释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司法解释

时间:2024-08-02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489
生活中家家户户都要用电,电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这都需要相关的电力设备来做硬件支持,有时候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损坏的电力设备造成了严重后果,在法律上会受到处罚。那么,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司法解释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概念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是指以过失行为损坏电力设备,从而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行为。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司法解释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罪的情况下,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本罪与其他过失犯罪的显著区别。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即电力设备,包括供电设备、发电设备和变电设备等。而且,电力设备必须是处于正在使用中的状态。因此,如果过失损坏的是库存的、废弃的、正在生产中的或修理中的电力设备,则不构成本罪。

例如,某村村民在烧荒种玉米时不慎将该村一台因报废而长年丢弃在外的变压器焚毁。在这种情况下,焚毁的变压器是报废并且长年丢弃在外的变压器,不属于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因此不会危害公共安全,也不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客观要件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从而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主体要件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由于自己的过失行为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主观要件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坏电力设备,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己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才会导致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这是本罪与意外事件的主要区别。过失可以包括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例如,工人在清理垃圾时随手将铝丝抛下,导致高压线短路并造成电力设备损坏和停电,这种行为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力供应合同

    电力供应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用电地址、用电容量和用电性质,供电方式和供电质量,用电计量、电价及电费结算,以及用电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合同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用电人不得擅自改变用电性质和容量,供电人应按约定的供电方式和质量标准供电,以及双方应保

  • 犯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定罪标准及刑罚

    中国关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定罪标准及刑罚。文章详细阐述了犯罪构成、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及保护区、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刑罚的最高限度以及加强打击破坏电力设备犯罪的措施。根据不同情况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犯罪分子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刑罚。

  • 培训及验收标准

    培训及验收标准的相关内容。培训包括设备使用和相关技术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0小时。预验收在制造厂商工厂进行,包括外观、结构、出厂检测数据、试运行等方面的检查。最终验收在用户现场进行,涉及设备到达现场后的开箱验收、基本技术指标的技术验收等。设备保修期为三

  • 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刑罚

    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刑罚标准和具体判定。针对破坏程度不同,该罪的刑罚有所区别,若破坏行为危及公共安全程度严重,最高可被判处死刑。该罪对象限定于电力设备,其他财物不构成此罪。同时,如果行为人以放火、爆炸等方法破坏电力设备,将按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进

  • 司机过失撞断电线杆是否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施罪
  • 劳动法解除合同赔偿标准解析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