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电力市场准入监管和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监管,电监会最近发布了《电力建设工程备案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了电力建设工程备案的范围、责任主体、内容、程序、变更以及管理权限等方面的规定。该规定将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电力建设工程备案管理规定》是根据《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监督管理办法》、《电力业务许可证(输电类、供电类)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定的。该规定有效地结合了市场准入监管和安全监管,避免了企业重复报送备案材料,提高了监管效能,减轻了企业负担。
根据《规定》,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是电力建设工程备案的责任主体。他们需要提交五个方面的备案材料,包括电力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的基本情况、参建单位的基本情况、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当地派出机构要求的其他材料。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对备案内容的真实性负有责任。
根据《规定》,电力工程建设工程实行属地备案原则。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需要在电力建设工程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电力监管机构提交备案材料。对于跨省、跨区的电力建设工程,需要在建设地点分别向所在地电力监管机构备案。电力监管机构将按照备案程序,对满足备案要求的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在12398信息公开网、各派出机构网站等进行公告。
电力投资者对所投资的电力是否有优先使用权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电力投资者对其投资形成的电力享有法定权益,如果并网运行,电力投资者有优先使用权。电力生产特点包括整体性、同时性和随机性,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调度安全监控有严格要求。
建设工程平行承发包模式下的监理模式。在平行承发包模式下,业主可以选择委托一家监理单位或多家监理单位进行监理服务。监理单位需要具备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并依法进行监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要求。相关法律知识也进行了介绍。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审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主要审查内容包括承包人的主体资格、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安全教育和技术操作培训、重点场所和部位的警示标志等。同时,文章还涉及辅助材料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安全资金投入和从业人员保障等方面的内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的返还条件和相关法律依据。保证金应在预留期满且工程质量无问题的情况下返还。解决工程质量问题的法律依据包括《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等,规定了施工单位的责任、质量问题的处理和工程价款的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