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公布和实施,损害赔偿的标准更趋科学,赔偿范围更趋合理,但仍存在完善的空间。
大部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存在调解难问题。由于这类案件赔偿数额较大,多数责任人无法在短期内履行赔偿款。受害方或其亲属则因身体遭受创伤或失去亲人而情绪激动,难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彼此之间很难就赔偿数额达成调解协议,导致大多数案件只能通过判决方式结案。
由于赔偿数额较大,责任人往往无法在短期内履行赔偿款。这给案件的执行带来困难。受害方或其亲属因此难以获得及时赔偿,延长了案件的执行时间。
在一些案件被法院受理时,当事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老人高年龄,小孩未成年,又没有办法联系上当事人,只能通过公告的形式送达。但公告形式并不一定能送达到当事人手中,从而影响案件审理的进程。
一些案件的当事人已经死亡,其配偶改嫁远方,不在辖区范围,造成送达困难,也会影响案件审理的进程。
对于个人雇工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普遍地做法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根据做工者的过错程度确定雇主与雇工之间的责任分担比例。所依据的法条是民法通则第119条和第131条。分别为:“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还有一种做法就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在权衡当事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判决或者调解由双方分担责任。所依据的法条是民法通则第132条。该条的规定是:“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保姆扔垃圾时弄伤邻居,雇主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文章指出,首先需要判断保姆的行为是否属于工作行为。如果保姆的侵权行为纯属个人行为,雇主不承担责任。此外,雇员的过错并非雇主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赔偿项目和标准根据地区统计人均标准计算,包括医药费、残
保姆与雇主之间的法律关系,指出二者属于家务服务雇佣关系,不同于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在发生伤害纠纷时,不能适用劳动法,依据过错原则判定责任。为保障双方权益,应明确约定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及责任等。同时,阐述了雇佣关系的显著特点,包括雇员义务不可转
劳务关系中侵权责任承担的问题。包括雇主、雇员以及第三人的赔偿责任,也讨论了安全生产事故的连带赔偿责任和适用范围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雇员因从事雇佣活动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作出了规定,并对劳务关系和劳动关
雇佣关系和员工劳动关系之间的区别。首先,两者的主体范围不同;其次,主体间的地位不同,劳动关系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雇佣关系则相对独立;第三,两者适用的法律性质不同;第四,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不同;第五,劳动者遭受人身损害后的赔偿责任不同;第六,受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