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公布和实施,损害赔偿的标准更趋科学,赔偿范围更趋合理,但仍存在完善的空间。
大部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存在调解难问题。由于这类案件赔偿数额较大,多数责任人无法在短期内履行赔偿款。受害方或其亲属则因身体遭受创伤或失去亲人而情绪激动,难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彼此之间很难就赔偿数额达成调解协议,导致大多数案件只能通过判决方式结案。
由于赔偿数额较大,责任人往往无法在短期内履行赔偿款。这给案件的执行带来困难。受害方或其亲属因此难以获得及时赔偿,延长了案件的执行时间。
在一些案件被法院受理时,当事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老人高年龄,小孩未成年,又没有办法联系上当事人,只能通过公告的形式送达。但公告形式并不一定能送达到当事人手中,从而影响案件审理的进程。
一些案件的当事人已经死亡,其配偶改嫁远方,不在辖区范围,造成送达困难,也会影响案件审理的进程。
对于个人雇工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普遍地做法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根据做工者的过错程度确定雇主与雇工之间的责任分担比例。所依据的法条是民法通则第119条和第131条。分别为:“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还有一种做法就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在权衡当事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判决或者调解由双方分担责任。所依据的法条是民法通则第132条。该条的规定是:“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根据不同的案由,分为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雇员受害赔偿纠纷。劳务关系相比劳动关系更加灵活,双方基于雇佣合同,人身依附性较低。在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可按普通侵权造成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赔偿,并可直接起诉,不需经过劳动仲裁
保姆在工作时受伤是否属于工伤范畴的问题。根据人身损害司法解释,在雇佣关系中,雇主应对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时遭受的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但对于保姆受伤是否属于工伤,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保姆是家政服务公司的员工,受伤应认定为工伤;若保姆通过中介机构介绍或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相关法条规定,如果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受到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第三人造成的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如果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规定,如果接受无偿代驾的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在代驾人一方,那么代驾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如果代驾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接受无偿代驾的当事人也可以向代驾人追偿。另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