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超市摔倒死亡可否索赔?超市索赔有哪些依据
时间:2024-11-01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老人在超市摔倒死亡是否可索赔?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第2款规定,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如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果商场未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导致顾客在商场滑倒并遭受人身损害,根据该法第48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如果老年人在商场内滑倒并受伤,而商场经营者未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商场经营者应当向受伤顾客承担侵权责任。
超市索赔的依据
老人在超市摔倒死亡可以索赔的主要依据是超市未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根据我国法律,安全保障义务具体规定如下:安全保障义务是一种法律义务,根据诚信和公平原则,在综合考虑了商业活动调整秩序的社会经济价值和道德需求后确立。它指的是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其他进入服务场所的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法承担的义务。这一义务的主体是服务场所的经营者,包括场所所有者、管理者、承包经营者等具有法定安全保障义务或实际控制力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相应的权利主体包括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以及实际进入该服务场所的任何人。安全保障义务的主要内容是在特定的服务场所,保障权利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义务人应当履行相应的积极或消极不作为的义务。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基础是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源于德国法院法官从判例中发展起来的理论,起初仅指维持交通安全,后来扩展到其他社会交往活动,强调在社会生活中负有防范危害的义务。具体而言,它指的是在特定危险情况下,从事或持续特定危险活动的人负有义务采取必要的、具有预期可能性的防范措施,以保护第三方免受危险。这一义务主要涉及以下三种情形:1. 经营者未能采取必要措施,未能创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导致消费者受到损害。例如,挖掘水沟时未加盖或采取必要措施。2. 经营者提供的服务或硬件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客户受害,因此负有防范危险的义务。例如,在家中举办酒会时,应防止老树砸伤宾客;如果餐馆楼梯未完全修好,应设立告示牌或切断通往楼梯的通道。3. 经营旅馆饭店等特定行业的经营者消极不作为,未勤勉地履行对非法侵害的防范和制止义务。例如,经营旅馆饭店时,应注意清除楼道油渍,维护电梯安全,确保安全门畅通无阻。上述第三种情形即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确定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内容是判断其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标准。也就是说,只有经营者履行了适当的注意义务,才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民法理论认为,如果需要履行适当注意义务而未履行,就构成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患者在购买药品中的消费者投诉权利
患者购买药品时的消费者投诉权利。根据相关法律,患者若发现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可依法投诉。解决途径包括与经营者协商、请求调解、向行政部门投诉、仲裁或诉讼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监督检查药品相关事项,并需保密被检查人的秘密。消费者投诉时,需提交基本情况、投
-
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强加付费项目的法律处理方式
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强加付费项目的法律处理方式。当旅游者因拒绝购物活动或额外付费项目被增收费用时,可要求旅游经营者返还。法律依据主要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受到法律保护。旅游经营者差异收费会影响旅游者的权益,导致不公
-
劳务协议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相关规定,签订的关于电梯安装的劳务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安装周期、劳务费用的支付、双方责任、社会保险、违约责任、合同的终止、争议解决方式和附则等。乙方负责电梯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甲方提供协助和支持。双方约定了具体的
-
消费者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
实体店商品退货制度的法律规定
-
北京外卖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的处罚措施
-
实体店退换货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