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 >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事件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事件

时间:2020-05-2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7223
校园暴力不能具有普遍性。如果具有了普遍性,那么我们的校园将不会变得很纯粹了。所以校园暴力的发生实际上是对我们不会有利的。所以应该将这种念头扼杀。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事件

一、一般性原则

1、建立“事前预防胜于事后处理”观念

欲有效预防校园暴力行为之发生,首重建立预防观念“宁可事先花一块钱、多付出一分钟”,老师、学生均应有此认识。

2、运用团队力量防杜校园暴力

结合学校所有人员力量对抗校园暴力事件;加强与学校与家庭联系,以整合力量全力教导学生;并与公安、社辅、医疗、司法等部门充份联系,以应不时之需。

3、明了学生个人特性及客观环境,以收防微杜渐之效

部分学生之所以有暴力行为,必有其原因,理性、客观分析其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以诊断行为成因之后,方能拟定出正确之防治校园暴力对策。

4、平日以爱心、关心管教学子,消弭暴戾之气

无论是父母、老师或是学校行政人员,对于学生之任何管教措施均应出于一片爱心,抱持“悲天悯人”之襟怀,善待之以恒,而且最重要者,必须让对方体验得到那份爱心与热忱。

5、使学生相关人士信赖进而配合学校管教措施

为发挥整体预防之效果,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获得与学生有关之人士的信赖,让他们成为教育辅导之助力而非阻力。

6、管教作为应兼顾学生自尊心

对于偏差行为学生之处分,尽量做到维护其自尊心基本要求,避免过于严重之处分与苛刻之指责,可以有效避免因“无地自容”愤而行凶事件发生。

7、加强被害预防教育,强化师生防卫警觉

经由普及被害预防教育灌输,使学生具备基本防范被害常识,因而校园找不到被害对象,如斯也可以避免许多因利于施暴者实施校园侵害事件,维护校园安全。

二、家庭方面

1、健全家庭教育,培养子女健全人格

学生家长应深刻体认一项事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基础,有了健全家庭环境,才可能有健全人格之子女,因此家长应设法努力营造融洽家庭气氛,以子女教养为第一要务,让子女对家庭有充分归属感,可有效避免子女产生各种偏差行为。

2、以身作则,引领子女养成尊师重道美德

“身教”、“境教”之重要性应容大家无庸置疑,负责子女管教重责大任的父母,本身对于子女之老师或其他老师应持尊敬态度,才可能让子女养成尊师重道美德,也才不会有对学校师长施暴事件发生。

3、勿滥用暴力管教子女,产生不良学习效果

对子女为适当体罚,有时对于子女的一些偏差行为的确能发挥管束之效果,但体罚却非万灵丹,滥用体罚或实施严厉惩罚,除了可能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外,还可能让子女充分学习暴力,进而增长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4、主动配合学校各项措施,积极参与学校举办活动

为确实掌握子女行为状况,学生家长应主动随时与学校联系,以了解子女在校表现,以为家庭教育之参考依据;对于子女学校所举办活动,应设法亲身参与,这样才能收全面整合教育效果。

三、教育机构方面

1、改善学校人文物质环境

在精神环境方面,塑造优良校风与班风,倡导校园伦理;在物质环境方面,布置优美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发挥境教的功能,学生便不愿以暴力破坏纯净的校园。

2、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师生良好关系

建立合理教师期望水准,并督促教师能够在任教科目不断进修、成长,提高教学绩效,以获得学生敬重;采行适当专业领导,慎用处罚,重视师生双向沟通,增进情感相互交流,促进师生和谐关系。

3、落实校园危机处理教育

增加对校园暴力问题严重性认知程度,实施校园安全教育,强化师生处理校园暴力问题的应变能力;并设法在各校设专线咨询电话及申诉中心,以强化校园暴力事件辅导,减少暴力事件重演不幸情况发生。

4、加强学生自我控制暨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加强学生法纪教育,使他们确实学习自我负责的态度与及良好自我控制能力;教导学生妥善控制情绪,多结交益友,并教导他们正当处理人际关系经验。

5、适时修订不符时宜校规,导正学生偏差行为

教育实务之经验告诉我们,校规不彰也是校园暴力来源之一,教育机关应该经常检讨校规恰当性,对不合理、不符时宜、不清楚、无可行性的校规加以检讨修改后,确实执行成为首重之务,予暴力潜在学生一个不敢实施暴力行为空间。

6、落实学生正当休闲教育

加强课外活动或各学生社团活动多元性,培养学生正当之休闲兴趣与能力,积极方面可以从而陶冶学生性情,消极方面则可供学生在参与有意义之活动之际,发泄多余精力,避免产生暴力行为。

7、全力扫除引发校园暴力情境

学校可结合当地治安机关力量,强化校园门禁管制、巡查之措施;加强照明设备,减少犯罪死角,从而有效终止暴力行为实施场境。

8、举办家庭学校沟通活动,加强亲子教育

学校及有关社教、文化机构,应多举办如亲子活动,并请学者专家讲授亲子教育,使父母了解青春期少年的身心特质及心理需求,学习与子女沟通的方法、有效的管教方式,积极建立起对子女的正向影响力,避免子女产生暴力行为动机。

9、结合家庭力量,提升适应不良学生之辅导绩效

教育机构除加强专业辅导人员训练,落实学校辅导工作之外,还应运用热心家长组成义工服务方式,实施电话咨询、家庭探访,或特别适应不良学生、功能不完整家庭的辅导及支援工作,扩充辅导资源并提升辅导成效,降低学生进一步实施暴力行为之可能性。

四、社会方面

1、强化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

大众传播媒体应担负起提升民众文化道德水准责任,多安排有益少年身心健康节目,审慎处理传播内容,勿为不良导引,尤其是有关涉及师生间冲突之新闻。

2、扩大推展文化道德涵养之活动

鼓励各机构、公益社教团体等,提倡富而好礼、勤俭、朴实的社会风尚及活动,使少年学生在纯净的大环境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薰陶,除掉社会暴戾之气。

3、提倡正当娱乐休闲教育

有关单位应妥善规划少年休闲活动,提倡正当休闲教育,并提供适当的场地与专人辅导,使少年学生精力得有正当发泄管道。

4、全力扫除引发暴戾之气不当场所

司法执行机构应严厉执行净化社会不良环境,取缔不良场所,严格取缔暴力充斥之黑色书刊、影像,严格管理少年出入不当之场所,以避免引发暴力动机进而衍生校园暴力事件。

什么是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

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以及心理教育[1]等非硬性教育,由于很多国家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在欺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调查显示;校园暴力比较主要原因校园的霸王们,他们社会有保护伞,欺负同学恐吓同学,殴打不听话同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校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指导

    校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指导。在了解受害事实并与受害者充分交谈后,首要任务是收集可靠证据。证据收集步骤包括记录受害经过、保存诊断书、截图保存证据等。在收集到确凿证据后,与学校和施害学生父母沟通,使对方承认错误。同时,校园暴力后的维权措施要注意保证人身安

  • 应由谁来负责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件

    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件中,不同责任主体的职责界定。明确了学校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因接受学生入学而承担监护职责,但在教育、管理和保护方面有过错时需承担责任。同时,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委托给学校,但必须达成明确约定。校园伤害事件中,第三人包括校外第三人

  • 防止校园暴力的措施有哪些

    在目前的法律层面,我国在2006年就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在2012年及2020年对其进行了修改,并且在2020年颁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而在今年6月1日刚开始实施的《预防未成

  • 校园暴力该不该判刑

    校园暴力是否应该判刑,主要要看当事人所参与的校园暴力是否造成了人员伤亡,是否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危害,如果符合刑法条文的相关规定,那么就应该会被判刑,当然这其中还需要考虑到当事人的年龄问题。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如何有效的预防校园暴力事件?

  • 未成年人参与校园暴力致死犯法吗
  • 校园暴力检察院怎么看
  • 校园暴力警察怎么管,该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