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被其他公司冒用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当个人信息被冒用后,被冒用人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救济途径:
被冒用人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侵权人的行为导致被冒用人经济损失或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侵权人可能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进行侦查。
被冒用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工商部门撤销侵权公司的行政许可,吊销该公司的登记。
如果工商部门给予侵权公司的登记行政行为违法,损害了被冒用人的合法权益,被冒用人可以对工商部门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部门撤销侵权公司的登记行政许可。
被冒用人可以以实际侵权人(即投资人、注册代理机构、被注册的公司)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被冒用人的损失。
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份证被他人冒用买票,可以拨打110或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向警方说明情况。
如果因为身份信息涉嫌被冒用而无法正常网上订票,可以前往就近办理客运售票业务的车站,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完成身份核验后方可在网上办理购票业务。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但需提供乘车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委托人的身份证件原件。
如果无法使用自己的身份证注册,可以借用亲属或朋友的身份证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在账户中选择“常用联系人”并添加自己的信息。以后购票时,使用该注册账户登录并进行购票。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范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医生透露病人隐私将承担侵权责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非法跟踪、安装窃听设备等。文章强调应积极维护自身隐私权,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
偷拍他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相关法规,侵犯隐私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文章阐述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分类,并介绍了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方式。最新资讯也强调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的重要性。
手机IP地址的隐私性问题。首先介绍了隐私权的定义和限制,并强调了个人隐私必须受到合法、道德和社会需求的约束。接着,文章提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侵犯隐私权行为的处罚。特别是,文章指出了在网络上获取他人隐私图片和视频并在
关于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详细阐述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标准,包括不同类别信息的数量标准和违法所得金额的要求。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到相应处罚,单位犯罪也将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