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定虚假宣传

时间:2025-07-08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1495

一、怎么判定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行为特指在商业运作环节中,经营主体通过发布广告或者采用其他手法,向广大的客户或者消费者传递出与产品或服务实际上并不吻合的虚假信息。

此类行为容易使客户或消费者产生误解,造成不良影响。

判断是否构成虚假宣传行为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首先,要明确双方之间是否存在着市场竞争关系;

2. 其次,调查侵权方制作虚假宣传信息时的主观心态;

3. 再次,审查侵权方在宣传资料中所包含的虚假信息量;即便这些宣传内容在事实上都是真实可信的,也不能排除是否会由于“含糊不清的宣传方式”而误导大众,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

4. 最后,需要关注“虚假宣传”和“误导宣传”所带来的后果,看它们是否侵害了消费者或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以及是否有可能增强侵权方的市场竞争力,为其赢得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从而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满足法律规定的“违背了公认的商业道德,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这一条件,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这一条的有关内容作出了具体界定: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一)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

(二)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

(三)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

二、赠品虚假宣传可以寻求赔偿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明确规定,对于实施虚假宣传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将面临严厉的行政处罚。

具体而言,这类不当行为可能会依据情节的轻重程度,被处以单项或多项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等等。

若虚假宣传行为情节特别严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勒令涉事者暂停经营业务,甚至有可能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除此之外,如果发布虚假广告给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且达到犯罪标准,那么相关责任人将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构成犯罪的行为将依法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虚假广告的发布方、经营者以及代言人均需承担对消费者进行赔偿的法律责任。

此类民事赔偿责任可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予以实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指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给予购买者额外奖励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有奖销售的本质在于销售而非有奖,违反本质的行为应受法律禁止。此外,文章介绍了有奖销售的分类,包括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根据《新广告法》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责令停止发布并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费用计算情况而定,严重情况可吊销执照。涉及犯罪将追究刑责。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需承担

  • 生活中非法集资风险的领域

    投资理财、P2P网络借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其他领域中的非法集资风险。某些投资公司打着投资理财的旗号进行集资诈骗,P2P网络借贷存在高风险需警惕虚假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范围吸收资金引发行业风险,其他领域如房产界和林权领域也存在非法集资行为。投资者需

  • 楼盘广告中的“零首付”存在的问题

    楼盘广告中的“零首付”存在的问题。虚假宣传下的“零首付”并非真正的零首付,开发商通过金融机构垫付首付款项,存在风险。购房者需警惕陷阱,包括分期付款、利息增加成本和违约风险。银行不支持也不允许零首付购房,因为这可能引发金融风险。购房者需冷静理性考虑置业

  • 虚假广告的法律定义及表现形式
  •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 非法集资常用套路有什么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