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案件,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未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请求,诉讼终结后再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案件,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对于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在该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也称为"精神抚慰原则"。在精神损害赔偿中,首先应采用非金钱赔偿的方式。只有在非金钱赔偿方式无法充分保护受害人和制裁侵权人的情况下,才会补充使用金钱赔偿方式,以抚慰和补偿受害人。
也称为公平原则或公平合理原则。在采用金钱赔偿方式进行精神损害赔偿时,既要考虑金钱赔偿的民事制裁作用,不让侵权人因侵权而受益,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受害人适当的赔偿,弥补其精神损失,以实现公平补偿。
在采用金钱赔偿进行精神损害赔偿时,应对赔偿数额进行适当限制,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要考虑因素。否则,可能出现滥用要求赔偿的情况,不利于实现精神损害赔偿的真正目的。
根据《2001年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如果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结果的发生有过错,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过失相抵原则是民事责任承担中的重要原则,在精神损害赔偿中的应用与民法责任理念保持一致。如果受害人对自己的精神损害存在过错,由侵权人承担全部责任与该理念相悖,同时也是不公平的。
法官自由裁量原则,也称为自由心证裁量原则,是指法律允许法官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依照一定的心证规则和方法,行使自由裁量权,对精神损害进行评定并确定赔偿数额。然而,在实施该原则时,法官不应随意行使权力,而应根据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必要的情节,做出正确的利益平衡和价值选择。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问题。文章介绍了酒驾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处理依据,包括受害人的赔偿内容、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酒后驾车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计算中,侵权人的过错是重要参考因素。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被害人向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申请时无需支付费用,但如选择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则需支付诉讼费用。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行政赔偿方式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赔偿标准根据《国家赔偿
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标准,包括死亡、残疾及侵害人身权益但未造成死亡或残疾的三种情况。赔偿金额分为不同等级,确定金额时需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目前实际操作中尚无明确标准,由法官依据
违约损害赔偿的定义和责任,包括违约方因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其中精神损失赔偿的范围和责任也是重点讨论内容,强调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应得到法律救济。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法律在解决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时的规则构成,以及规则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