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婚姻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思考

婚姻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思考

时间:2024-09-1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345

婚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研究

婚姻的基础建立在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之上,直到上世纪才将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然而,婚姻中加入情感因素和过度浪漫的情感追求反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此外,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兴起使人们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增加,人们的观念、欲望和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李*河在北京市进行的一项随机抽样调查,有相当高比例的人有过婚外性行为,而人们对婚外性行为的态度非常严厉。因此,我国的离婚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离婚理由也越来越多样化,酗酒、遗弃、缺乏感情、性生活不和谐、彼此厌倦以及一系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都可以成为离婚理由。

西方学者根据离婚理由和离婚目的将离婚分为良性离婚和非良性离婚,但无论是良性离婚还是非良性离婚,只要给相对方造成损害,我们就应当考虑从制度上给予救济。特别是在非良性离婚的情况下,当婚姻关系是由于一方的重大过错甚至是违法行为导致破裂时,一方当事人往往忍受巨大痛苦、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因此,在离婚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然而,我国《婚姻法》未对离婚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作出规定,《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中也无相应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更无从寻求救济。尽管我国法学界有学者提及我国应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问题,但对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尚不多见。因此,在我国新的婚姻家庭法已形成专家稿草案、制定民法典已被提上日程、确立精神损害赔偿的呼声越来越高之际,笔者试图就此问题撰文研究,希望能有一定实际意义。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确定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保护了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司法机关在相关案件中进行裁判提供了法律依据,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婚姻法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性质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调整范围出发,讨论了离婚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可能性和实践必要性,将离婚中的损害分为离因之精神损害和离婚之精神损害,重点研究了离婚损害的法律继受、权利义务主体、请求权的让与与继承、赔偿原则及适用范围等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侮辱罪是否能提精神损害赔偿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 2020江苏省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江苏省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赔偿数额应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和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通常不超过五万元。文章还介绍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精神痛苦、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等。

  •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离婚损害赔偿与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和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婚姻法中有所区别。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由于离婚损害赔偿的

  • 诽谤他人的赔偿标准
  • 解析职业病赔偿流程指南
  •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与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