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基础建立在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之上,直到上世纪才将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然而,婚姻中加入情感因素和过度浪漫的情感追求反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此外,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兴起使人们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增加,人们的观念、欲望和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李*河在北京市进行的一项随机抽样调查,有相当高比例的人有过婚外性行为,而人们对婚外性行为的态度非常严厉。因此,我国的离婚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离婚理由也越来越多样化,酗酒、遗弃、缺乏感情、性生活不和谐、彼此厌倦以及一系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都可以成为离婚理由。
西方学者根据离婚理由和离婚目的将离婚分为良性离婚和非良性离婚,但无论是良性离婚还是非良性离婚,只要给相对方造成损害,我们就应当考虑从制度上给予救济。特别是在非良性离婚的情况下,当婚姻关系是由于一方的重大过错甚至是违法行为导致破裂时,一方当事人往往忍受巨大痛苦、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因此,在离婚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然而,我国《婚姻法》未对离婚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作出规定,《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中也无相应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更无从寻求救济。尽管我国法学界有学者提及我国应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问题,但对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尚不多见。因此,在我国新的婚姻家庭法已形成专家稿草案、制定民法典已被提上日程、确立精神损害赔偿的呼声越来越高之际,笔者试图就此问题撰文研究,希望能有一定实际意义。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确定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保护了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司法机关在相关案件中进行裁判提供了法律依据,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婚姻法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性质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调整范围出发,讨论了离婚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可能性和实践必要性,将离婚中的损害分为离因之精神损害和离婚之精神损害,重点研究了离婚损害的法律继受、权利义务主体、请求权的让与与继承、赔偿原则及适用范围等问题。
离婚后能否就家暴提起损害赔偿的问题。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无过错方在离婚后因家暴有权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登记后一年内提出,并在司法实践中遵循一些原则,如必须同时提起离婚诉讼,或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起诉讼。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确定问题。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赔偿数额需结合具体情况和当地经济水平进行分析。诉讼程序中,无过错方可在离婚诉讼中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责任形式包括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无过错配偶可请求给付抚
一起女方离婚起诉书的案件。原告提出离婚请求,并请求被告支付抚养费、经济补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金。同时,原告要求平均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将财产判归其所有。事实和理由部分详细描述了结婚时间、子女出生时间、被告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具体情况。关于
阿里巴巴将销售假冒服装的淘宝卖家高某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案件。高某在淘宝网上注册网店并销售假冒ROEM和MO&Co服装,被阿里巴巴以网络服务合同纠纷起诉索赔。法院已受理此案。文章还讨论了商誉损失计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包括如何界定侵权期间、确定因果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