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著作权 > 发微博配网络图侵权吗

发微博配网络图侵权吗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568
最近几年法律相对是比较重视对于知识产权的,所以,对于侵权事件的规定也是比较多的,现在很多人会比较喜欢发微博或者朋友圈,就会涉及到文字和图片的引用,对于图片尤其比较多,就会涉及到一个图片侵权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一下发微博配网络图侵权吗的内容。

发微博配网络图片是否侵权

是有可能侵权的。

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侵权行为。所谓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侵权是知识侵权的一种形式,网络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

侵权界定

网络案件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案件的一些显著特征,如网络空间的全球化、虚拟化、非中心化等特点,这些特点无疑动摇了传统管辖的基础,使法院对网络民事侵权纠纷的管辖面临挑战。网络是技术含量极高的领域,其举证、质证、确认救济方式无一不与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确认管辖权时,还要对法院能否应对技术问题加以考虑,在审级上加以限制,或由一些具备条件的法院集中受理,从而为案件的及时解决创造便利条件。

中国应加快网络立法,尽快解决传统法律不适应网络空间之处,弥补司法解释的不足,借鉴外国的司法实践,针对网络特性,制定出一套适应中国当前司法形势的管辖制度。具体可表现为坚持侵权行为地、侵权结果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原则。对侵权行为地认定,赞成《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观点,“侵权行为地”是“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地的认定首先应坚持禁止一定因素作为确认管辖权的基础,同时应确立合乎目前国情的确定侵权结果发生地因素,如被告对侵权结果地预知并故意希望侵权结果在该地实现,则这类侵权结果地的法院享有管辖权。

最高法院于2000年11月22日出台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即规定了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中的管辖权问题。该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以及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该条在一般情况下明确了管辖地,但当以上两地均难以确定时,“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这等于把“侵权结果发现地”视为“侵权行为地”,即与民诉法的规定保持了基本一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侵权的定义和特点

    网络侵权的定义、特点及其与传统侵权的区别。网络侵权是知识侵权的一种形式,造成的危害后果比传统侵权行为更严重,具有全球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网络侵权主体复杂隐密,侵权后果域宽速快,司法管辖不明确。文章深入剖析了网络侵权的种种特点,提醒人们需警惕网络侵权行

  • 侵犯商标权的罚款标准

    侵犯商标权的罚款标准及相关规定。包括侵权行为的处理、商标侵权纠纷的赔偿数额争议、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网络侵权行为的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当发生商标侵权行为时,当事人可以协商或起诉,侵权者可能面临罚款、销毁侵权商品等处罚。赔偿数额可根据侵权获利或被侵权损失计

  • 社交软件上的网络图片侵权问题

    社交软件上网络图片侵权问题,涉及图片转载、网页抄袭、网络上载下载、网络转载、P2P下载侵权、网络链接侵权、域名抢注侵权以及网络游戏和网络隐私侵权等方面。侵权行为的认定主要依据是否出于营利目的、是否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以及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等因素。侵

  • 网络小说中出现歌曲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网络小说中出现歌曲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如果符合合理使用的要求,如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介绍、评论或说明,报道时事新闻等,网络小说中使用已发表的歌曲不构成侵权行为。摘要列出了不同情况下使用作品的规定,并

  • 适用“避风港”原则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 北京网络卖家若卖假货,平台服务商或担责
  • 网络著作权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