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著作权侵权规定的法律规范
时间:2024-09-16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从2007年国内规模最大视频分享网站土豆网首次被告侵权以来,已经先后有数十起视频网站被告侵权立案,尤其是奥运年视频转播的争夺战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视频网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中的法律责任如何判定?本文以土豆网侵权案为例着力论述这一问题。
视频网站侵权案例分析:土豆网案
背景
2007年4月,新传在线(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土豆网告上法庭,指控其未经许可并未支付报酬,在其网站上提供电影《疯狂的石头》的在线播放,侵犯了原告的电影作品《疯狂的石头》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原告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15万元。这个案件被称为“国内视频网站版权第一案”,引发了业内和网友的广泛讨论。作为第一起重要的视频共享网站侵权案件,其判决结果将为同类案件树立一个范例,并对网络著作权的立法和执法提供思路。
一审判决
2008年3月10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对土豆网站侵权案的判决。法院认为被告明知有可能有盗版和非法转载作品被上传至土豆网,但疏于管理和监控,导致电影《疯狂的石头》被多次传播而未能及时删除,因此被告在主观上纵容和帮助他人侵犯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法院判令土豆网立即删除侵权电影,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5万元。
争议点
在土豆侵权案的审理中,主要争议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是否适用“避风港”原则:著作权领域的“避风港”原则是指在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只提供空间服务而不制作网页内容的情况下,如果ISP被告知侵权,则有删除的义务。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也规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领域的“避风港”原则。关键在于ISP是否“明知或应知”侵权。土豆网在其网站声明中声称对非法转载和盗版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但法院认为该声明无效,被告不能以此来逃避侵权责任。2. 属于哪种侵权行为: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在主观上纵容和帮助他人侵犯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帮助侵权”,但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将其视为“共同侵权”的一种类型。共同侵权责任的创设是为了让有共同侵权行为的人共同承担责任,但在网络侵权事件中,只有网络服务商最终独立承担侵权责任,而直接侵权人逍遥法外。
结论
土豆网案的判决结果对于类似案件具有重要意义。法院认定被告在主观上纵容和帮助他人侵犯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判令被告删除侵权作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然而,争议仍存在于适用“避风港”原则和共同侵权责任的问题上。本案的审判结果将为今后网络著作权的立法和执法提供参考,并对视频共享网站的版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私自拷贝、传播手机内容需承担法律责任
私自拷贝、传播手机内容需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手机店和维修人员因恢复并传播女顾客照片构成民事侵权,需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可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可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维修人员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犯罪指控,视照片传播情况而定。
-
言语激怒导致打架的责任
言语激怒导致打架的责任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实施打人行为的人承担责任,若双方参与打斗,双方均需承担责任。同时,对于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此外,还涉及到民事侵权和刑事责任的问题,如赔偿医疗费和护理费等合理费用,
-
失踪人财产代管人的法律责任
失踪人财产代管人的法律责任。对于财产代管人在代管过程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的损失,应承担责任。对于无偿代管造成的损害,应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处理。财产代管人在经营和处分行为中违反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导致的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若代管人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可
-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
发生工伤,是否可以直接以人身损害来起诉
-
财产侵权赔偿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
财产损害侵权如何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