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蹭网”就是指用自己的电脑与无线网卡连接他人的无线路由器上网,而不是通过正规的线路上网。“蹭网”是一种入侵并盗用其他可上网终端宽带的行为。由于“蹭网”者没有通过他人的允许而使用他人的资源,其实质是一种盗用行为。“蹭网”一旦被发现并查实可能出现两种法律后果。
一是这种盗用如果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时,可能构成盗窃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账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二是可能要受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九条、第六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盗接他人电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使用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施或者码号等扰乱电信市场秩序的行为,对尚不构成犯罪的,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1、采用更安全的加密方式,比如将无线设备WEP加密方式改为安全级别更高的WPA方式,同时要设置密码,密码长度不要少于16个字符,并定期更换网络密码。
2、隐藏SSID,在无线路由器的设置中,选择“隐藏SSID”或“禁止SSID广播”,这样就不容易被蹭网者搜到。
3、启用无线路由器内部的MAC过滤功能。在MAC地址过滤设置中加入自己的无线网卡MAC地址,并通过设置过滤规则,禁止其他MAC地址访问自己的无线网络。
网络编辑转载报纸内容的法律焦点和违法后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网站转载报纸内容引发争议。法律对报纸内容的保护有限,部分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对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网站转载需征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网络编辑转载未经许可且不支付报酬可能会承担停止转载
电视台小窗口播放其他电视台或网络节目是否算侵权的问题,指出一般不算侵权。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特征,包括网络环境的定义、网络侵权的类型以及侵权行为的界定。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应加快网络立法,制定适应当前司法形势的管辖制度,并介绍了相关司法解
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网络游戏侵权纠纷案。徐某的游戏账号被该公司封停,导致无法登录游戏,引发侵权纠纷。法院认为互联网公司应证明徐某是否传播非法网站的行为及封停行为的合法性,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互联网公司撤回上诉。该案反映
网络曝光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问题。文章指出,依法曝光违法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不属于侵权。同时,文章介绍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主体,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等,并指出这些主体在侵权纠纷中的责任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