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 > 什么是网络文学侵权

什么是网络文学侵权

时间:2025-02-17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911
网络文学一般是发表在网络上面的一些小说或者视频等等内容。网络文学侵权一般是未经作者的允许,就复制或者借鉴他人作品文学的一种行为。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什么是网络文学侵权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是指在网络上发布的文学作品,与传统的文学作品有所不同。网络文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 载体不再是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是一些网站上的论坛、博客、专栏等;2. 写作方式不再是用笔来爬格子,而是通过网络进行创作;3. 传播形式快速、简便,具有强大的随时性和广泛的受众面;4. 借助网络技术,搜索起来非常方便;5. 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

如何认定网络文学侵权行为?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包括著作权人及其权利,包括十七项人身权和财产权。同时,该法还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网络文学侵权行为的定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行为构成网络文学的侵权行为:

  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
  2.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
  3. 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4.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5. 剽窃他人作品。
  6.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除非本法另有规定。
  7.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
  8. 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除非本法另有规定。
  9. 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
  10. 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
  11. 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网络文学侵权的解释

根据2006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06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二)》,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数字化形式的各类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应受到法律保护。

对于存在以上侵权行为的情况,著作权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查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的侵权行为。侵权人应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视台小窗口播放其他电视台或网络节目是否侵权

    电视台小窗口播放其他电视台或网络节目是否算侵权的问题,指出一般不算侵权。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特征,包括网络环境的定义、网络侵权的类型以及侵权行为的界定。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应加快网络立法,制定适应当前司法形势的管辖制度,并介绍了相关司法解

  • 网络侵权的类型

    网络侵权的类型,主要包括侵害人格权、侵害财产利益和侵害知识产权三个方面。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如盗用姓名、肖像、发表攻击性文章、非法侵入电脑等,都属于侵害人格权。同时,通过网络侵犯财产利益,如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等也常见。此外,侵犯他人著作权

  • 微信发网络图片侵权吗

    微信发网络图片是否侵权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网络图片侵权的不同形式。包括网页网站侵权、网络上载和下载侵权、网络转载侵权以及P2P下载侵权等。文章指出,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或传播他人作品构成侵权,并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和数字化权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网

  • 未经同意转载属于网络侵权吗?

    未经同意转载是否属于网络侵权的问题。任何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都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加以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需具备侵权事实、行为违法性、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三个条件。权利人可以根据条例

  • 网络骚扰是否构成犯罪?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 网络主播唱歌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 预防网络犯罪的策略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