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4日,福建某地产投资企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发现其自家网站“房屋超市网”遭到不明身份人士的入侵,对服务器进行了非法访问并复制了硬盘数据。经过调查,发现某旅行社的“房产网”首页及其他栏目页面与原告网站的页面在风格、布局、文字、色彩、字体、下拉菜单、模块等方面完全相同。原告在律师的指导下,于2002年12月5日委托当地公证处通过互联网对“房屋超市网”和某旅行社的“房产网”进行了证据保全,并对搜索引擎搜索结果中的相关页面也进行了证据保全。由于与某旅行社协商索赔未果,原告将此事诉至法院,要求某旅行社赔偿15万元的各项损失。
被告的代理人在庭审中指出,某旅行社从未使用过原告的网站图标和名称,更不用说网站内容。并提供实时页面打印件,证明其页面与原告的页面不同。
被告的代理人进一步辩称,某旅行社的网站是经过本社专门组织人员设计的,与原告的网站毫不相干。
被告的代理人质疑公证机关可能没有实际进入互联网,而是直接设置了相关证据,因此公证的内容不具有真实性。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赔偿请求。
原告代表在庭审中针对被告的意见发表了如下观点:公证机关的公证证据详细记录了原告和被告在网络上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获取的方式、过程、时间、地点进行了打印。公证机关的公证证据形成了一份完整客观的公证书。被告对公证书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但没有提交相反的证据来推翻公证书的证明。因此,应当认定侵权成立。
2003年10月,法院作出判决:判令某旅行社停止侵权,赔偿原告10000元人民币。双方均提起上诉。
电视台小窗口播放其他电视台或网络节目是否算侵权的问题,指出一般不算侵权。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特征,包括网络环境的定义、网络侵权的类型以及侵权行为的界定。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应加快网络立法,制定适应当前司法形势的管辖制度,并介绍了相关司法解
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网络游戏侵权纠纷案。徐某的游戏账号被该公司封停,导致无法登录游戏,引发侵权纠纷。法院认为互联网公司应证明徐某是否传播非法网站的行为及封停行为的合法性,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互联网公司撤回上诉。该案反映
网络曝光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问题。文章指出,依法曝光违法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不属于侵权。同时,文章介绍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主体,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等,并指出这些主体在侵权纠纷中的责任和地位。
拖欠工程款的起诉费应由原告先行支付,最终由败诉方承担。文章介绍了工程款拖欠诉讼的要点,包括选择最佳起诉时机、准确选择被告、充分准备证据资料、提出准确合理的诉讼请求以及重视诉讼保全的作用等。在诉讼中,当事人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