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如何取证和固定证据?
发现侵权第一时间固定证据
一旦发现侵权,权利拥有人大多想挽回损失。而如果没有保存证据,直接联系侵权人进行投诉,侵权内容很可能会在权利人没有备份的情况下,被立即撤除。另外,网络证据具有“即时存有、即时灭失”的特征,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若权利人不及时固定并保存证据,很可能会导致日后维权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因此,小编提醒各位汇客,一旦发现有人侵犯您的权利,第一时间将侵权证据固定并保存,以免证据丢失或发生变化,影响维权结果。
固定证据优先选择公证保全
目前固定网络侵权证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诉讼保全、公证保全和自行保全。
一、诉讼保全
诉讼保全,在这里是指诉前证据保全,执行机关为人民法院。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随时复制、更改或删除,网络证据极有可能灭失。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1条等规定,各位若遇侵权,可在起诉或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固定、保全网络上的侵权证据。但是,申请诉前证据保全,可能会受到提供担保、限期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约束。
二、公证保全
公证保全,即是由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作出的证据保全,具体方式为公证机关对网络上的相关信息逐一打印并将取得证据的过程予以详细记录,形成一份客观完整的公证书。公证取证时,如果遇到图形、图像等声像文件,还会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加以固定,以保证证据的完整性、客观性。在必要时,公证员可以出庭质证。
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证明,由于其效力已为法律所肯定,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被法院直接作为有效证据采信。因此,公证保全已经日益成为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当事人青睐的取证方式。
三、自行保全
自行保全,主要有以下三种:直接打印、直接保存网页、利用其他软件保存网页为脱机浏览。该三种方法在真实性或完整性上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瑕疵,相应证据的法律效力均不及公证证据,在实际案件中很难被法院采信。
现实中,实际网络侵权纠纷已延及移动互联网,移动网络中证据的自行保全更加困难。因此,小编建议遇到侵权要立即固定网络侵权证据,优先选择公证保全。若考虑到公证的费用,可以在起诉时要求侵权人承担公证费。
原告因被告公司在其网站上刊登涉及个人隐私的文章而引发的侵权纠纷。原告提交证据并请求法院依法裁判,主张被告停止侵害名誉权、隐私权,删除侵权文章,并赔偿精神损害和承担诉讼费。本案涉及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的相关法律规定。
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网络游戏侵权纠纷案。徐某的游戏账号被该公司封停,导致无法登录游戏,引发侵权纠纷。法院认为互联网公司应证明徐某是否传播非法网站的行为及封停行为的合法性,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互联网公司撤回上诉。该案反映
网络曝光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问题。文章指出,依法曝光违法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不属于侵权。同时,文章介绍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主体,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等,并指出这些主体在侵权纠纷中的责任和地位。
明星网络侵权案件中律师函的有效性。律师根据相关规定可以出具律师函来维护明星的合法权益。律师函具有警告侵权人和为明星提供法律支持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维权方式。但律师函并非万能,明星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