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主管部门颁发文件,要求在拆迁范围内暂停户口迁移、房屋改建、加建、扩建的工程。这一阶段称为暂停公示,需要在相关场合进行公告,公示期不得超过一年。
拆迁人在确定拆迁范围后,需办理相关手续和文件,通常需要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两个规划文件,作为拆迁的前提和依据。随后进行拆迁工作,首先进行入户调查,逐户进行调查。通常会有拆迁公司、评估公司、业主单位和拆迁人等几个单位同时进行入户调查。拆迁公司负责人口和户口调查,评估公司进行现场勘查,按照评估规则进行拍照和记录。
评估公司进行内业数据输机和测算,根据外业调查的资料进行初步测算,得出大致的初步评估价格。
拆迁人通过评估机构的外业调查和内业计算,了解拆迁范围内的补偿费用大致金额,编制拆迁投资预算方案。同时制定拆迁补偿方案,包括货币补偿或实物补偿,确定货币补偿金额和筹措方式等。
拆迁人准备一系列入户调查材料,包括拆迁实施方案、规划文件等,向建委(房管局)申请《拆迁许可证》。
公告宣布即将开始拆迁行动。通常与发布拆迁公告同时,公开张贴《拆迁许可证》,以证明拆迁行动的合法性和时间安排。
评估机构出具正式评估报告,每个被拆迁人都会收到一份报告,报告需由评估机构正式签字盖章。
评估报告可通过当面送达或邮递的方式送达。
在发生房屋拆迁纠纷时,如需争取合理赔偿,建议咨询相关律师以获得帮助。
征地补偿方案的复议程序。被征收人若对征地补偿方案不满意,可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市、县级政府需及时公告征收补偿方案等相关内容,并重视宣传和解释工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流程包括公告、制定方案、征求意见、确定方案、审批及费用管理等步骤。
拆迁安置房的买卖问题。安置房需持有满五年后才能进行交易,并需注意法律程序进行登记。还介绍了房屋征收协议和拆迁协议的区别,包括实施主体和实施目的的不同。若签署拆迁补偿协议后未得到补偿,被征收方有权提起诉讼。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得解答。
拆迁不合理的情况如何处理。首先建议深入理解相关拆迁补偿实施办法,与房屋征收管理部门充分沟通商议。如无法达成共识或征收决策存在异议,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同时,对于拆迁家庭内部出现的分配纠纷,可以通过家人商量、第三方调解、司法程序和法院诉讼
拆迁过程中需要摒弃的错误认识,包括抵触情绪、不了解相关政策、不合理的索赔要求、不合法的抵抗行为和忽视合法程序等。对于拆迁安置不合理的问题,可以向市、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寻求解决,甚至提起行政诉讼。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