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环境侵权适用法律的原则
时间:2024-04-3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环境方面的问题现在是受很多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家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规定的其中就有环境侵权方面的问题了,很多人都不是非常的清楚,那么一般环境侵权适用法律的原则是怎样的?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下文中的知识可以帮助到您。
一般环境侵权适用法律的原则
1.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环境法规范在侵权责任方面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例如,《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如果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减轻排污方的赔偿责任。这一规定综合了一般侵权的过错责任原则和特殊侵权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确定水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归属具有特别意义。因此,在审理水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时,应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来确定当事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2. 环境法律中的侵权责任规范的特点
环境法律中的侵权责任规范属于笼统性、原则性的规定,一般不作为司法裁判的法律依据。总体而言,环境法主要调整环境行政法律关系,而非环境民事法律关系。因此,环境侵权的规范在环境法律中数量较少、内容简略。例如,《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因放射性污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类似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也规定了受到相应污染损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依法赔偿损失。尽管这些规定与《侵权责任法》的立法宗旨相符,但由于其内容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解决当事人争议的关键问题。因此,在环境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来确定责任主体、责任构成、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等。
3. 适用《侵权责任法》的情况
如果环境法律中的侵权责任规范已经被《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取代,应当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由于现行的环境基本法和单行法多数出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中的某些规定已经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无法适应当前环境整治工作的需要。因此,一些新的规定取而代之,这是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来确定相关的侵权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电镀厂环境污染罪的处罚方法
电镀厂因环境污染所犯的罪行及其处罚方法。违反排放规定的电镀厂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自首可减轻处罚。环境污染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罚标准。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之日起算,由侵权行
-
高空抛物砸车物业承担责任吗
高空抛物砸车事件中物业承担的责任问题。物业方面虽无直接法律责任,但可能需要承担次要责任并加强相关工作。对于高空坠物,一楼有责任。我国在处理高空坠物侵权事件时遵循公平责任原则,保护受害人权益。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建筑物等设施导致他人损害,无法证明自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分析
-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问题
-
九级伤残能赔15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