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污染环境罪分析量刑

污染环境罪分析量刑

时间:2024-09-2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618
某些自然人或者单位有污染环境的行为是可能有行政处罚的,如果污染环境的情况比较严重,就会构成犯罪。我国对此也有具体的量刑标准。那么,污染环境罪的量刑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具体内容请仔细阅读下文内容。

污染环境罪的刑罚分析

一、污染环境罪构成要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污染环境罪的行为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根据具体情形,污染环境罪可分为两种情况。

二、轻微情形的刑罚

对于构成污染环境罪的轻微情形,犯罪嫌疑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后果特别严重的刑罚

对于构成污染环境罪的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犯罪嫌疑人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处罚金。所谓"后果特别严重"包括以下情形:

  1. 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个小时以上;
  2. 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
  3. 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
  4. 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5. 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人以上;
  6. 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
  7. 致使十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8. 致使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9. 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并致使五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10. 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
  11. 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四、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对于构成污染环境罪的轻微情形,犯罪嫌疑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构成污染环境罪的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犯罪嫌疑人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处罚金。

五、从重处罚情形

根据具体情况,对于构成污染环境罪的从重处罚情形,应当酌情加重刑罚,包括以下情形:

  1. 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境事件调查;
  2. 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或者使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
  3. 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
  4. 在限期整改期间,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

对于实施上述行为并构成妨害公务罪的,将同时以污染环境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电镀厂环境污染罪的处罚方法

    电镀厂因环境污染所犯的罪行及其处罚方法。违反排放规定的电镀厂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自首可减轻处罚。环境污染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罚标准。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之日起算,由侵权行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分析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成立、被告的抗辩是否成立以及原告的赔偿请求是否可支持。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行为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责任。被告的污染环境行为存在,原告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因此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告的抗辩理由不成立,原

  •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问题
  • 污染环境罪拘捕的条件
  • 污染环境罪立案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