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污染环境罪的行为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根据具体情形,污染环境罪可分为两种情况。
对于构成污染环境罪的轻微情形,犯罪嫌疑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构成污染环境罪的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犯罪嫌疑人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处罚金。所谓"后果特别严重"包括以下情形: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对于构成污染环境罪的轻微情形,犯罪嫌疑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构成污染环境罪的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犯罪嫌疑人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处罚金。
根据具体情况,对于构成污染环境罪的从重处罚情形,应当酌情加重刑罚,包括以下情形:
对于实施上述行为并构成妨害公务罪的,将同时以污染环境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及相关法规。规定污染者需承担侵权责任,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无关或符合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以远安市化工厂超标排放为例,介绍了应对措施和法律责任。受害者可通过举报维护权益,并要求赔偿。具体赔偿金额需视情况而定,我国尚未明确规定相关赔偿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赔偿原则。环境侵权作为新型侵权行为,因高度工业技术缺陷导致,采用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立的二元化归责体系。赔偿原则方面,应坚持全部赔偿与限制赔偿相结合,并适度运用惩罚性原则。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排污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涉及复杂的科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文章从解释论角度考察,对《民法通则》第124条和《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环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的分歧。文章指出,《民法通则》中的规定主要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应适用环保法
污染环境罪的故意方面规定,包括主观罪过形式、污染环境结果的认定以及重大环境事故污染罪的构成。文章指出,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污染环境行为造成的危险状态能够预见。同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侵犯了国家、单位和公民的环境权益,犯罪